在垃圾分类之后,有大量的垃圾会送到焚烧发电厂再次利用。有些居民因为担心污染,不能接受发电厂建在家门口。让我们一起跟随记者的镜头去常州的遥观镇,那里有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它不仅建设在居民生活区中,而且拆除了围墙,配套了文化娱乐设施。作为垃圾分类的终端处置中心,企业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
【打破“邻避”效应 游乐场图书馆咖啡馆一应俱全】
拆除围墙,开放厂区。厂区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图书馆、咖啡馆、环保科技馆一一俱全。可能你很难把这些元素与一座垃圾发电厂联系起来,但是这些在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都得到了实现。
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春华告诉记者:“这个东面一排以前都是高高的围墙,今年我们把这个围墙全部去除掉了,完全打开了厂界,让老百姓可以自由进入厂区。”
附近居民表示:“没有味道,环境挺好的。你看我们天天来玩,每天带小孩过来。”“我觉得虽然是垃圾处理站,但是环境挺好的。”
在游乐场游玩,在篮球场健身,累了到秋白书苑享受读书的乐趣,和煦的阳光下还能观赏音乐喷泉,沿着湖边休闲散步。公司介绍,他们的垃圾发电厂周边居民多达十万人,现在工厂已经实现了与民为邻、便民惠民。
史春华说:“常州这个垃圾电厂已经运行了12年多,在垃圾处理方面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标。这个项目去年光大环境与常州市政府商定进一步深入政企合作,将常州这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实行提标改造,去除围墙打开场厂界,建设便民惠民的设施。”
【提升改造实现超低排放 企业变身“城市客厅”】
拆除围墙,开放厂房,建设城市客厅,这家企业的底气究竟在哪儿呢?记者来到了企业的垃圾吊控制室,这边可以说是离垃圾最近的地方了,但几乎闻不到一点味道,听不到一点噪音。
史春华表示:“我们在烟气处理方面进行了提标改造,在原有的烟气工艺处理方面增加了新的净化环节,比方说我们在后面增加了湿法脱酸包括烟气脱白,使这个工艺达到了超低排放。所以我们整个厂区内没有任何异味。之前建设的这个垃圾焚烧发电厂也一直执行的是欧盟标准。这次提标改造执行的是超低排放的标准,就是在欧盟标准范围内数值更低。”
负责人介绍,当初企业选址时,周围的居民也有顾虑,他们经过一次次沟通,打开厂房邀请居民实地参观后,居民的“心墙”被融化了,“邻避”效应自然也得到了破解。
附近居民表示:“我家就在这个楼的北面,300米差不多吧。当初想建但是不要在我家门口,后来公司花了很多精力,一个请进来让老百姓来看,第二个与社区共建,这样一来老百姓的观念就转变了。鸽子都能在里面生存,这个环境可以啊。”
中国第一座建在居民社区里面的垃圾发电厂,第一座敞开无围墙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第一座建有便民惠民设施的垃圾发电厂……现在,这座与民为邻,实现“公众融合”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已经累计接待游客超过了7.4万人次,企业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生态文明20条公约:“《江苏生态文明20条》有提到持续推进垃圾分类的环保公益行动,我们将每个垃圾焚烧发电厂都打造成为四个‘经得起’的垃圾焚烧厂,主要是经得起看,打造成花园式的工厂,经得起听,厂区没有任何噪音,经得起闻,厂区没有任何异味,经得起测,所有指标都是优于欧盟指标。”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社会治理中心主任、研究员郭红燕表示:“《江苏生态文明20条》的出台,既是国家的要求,也是现实需要,国家层面,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及上半年中办国办出台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都对推动社会治理和全民行动提出了要求,20条的出台也是现实需要,环境治理三大主体,政府主要是制定规则,企业主要是履行反应和社会责任,社会公众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周忱、谢豫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