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参与!扬州考古队员讲述定远舰铁甲出水震撼瞬间……

2020年10月14日 10:05:48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当吊机的钢缆松下最后一股力,一个重达18吨的铁块稳稳落在平台上,现场稍静寂之后,旋即响起了掌声、欢呼声,还有“胜利了!”的呐喊声。这就是2020年9月17日晚18点24分,山东威海甲午海战终战地“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现场实景,这个铁块,被证实是定远舰上的一块铁甲,也是目前国内出水唯一一块北洋海军铁甲舰装备的护防装甲。

  欢呼的人群中,有一个来自扬州的身影,他就是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队员张敏,从2018年到2020年,他亲历了这片铁甲出水的全过程。近日,张敏结束“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的相关工作回扬,与记者分享了这段难忘的经历。

  历时3年水下作业

  扬州考古队员亲历铁甲出水

  自2017年开始,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的联合考古队开启威海湾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并于2018年夏在刘公岛东村外发现一处沉舰遗址。2019年夏,调查确认这是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沉址。

  2018年定远舰水下勘探开始,张敏便加入了该项目。“因为定远舰是自爆,并且日本曾在这一区域打捞过定远舰的残骸,所以水底还剩了多少东西?水下考古到底能有多大的收获?我们心里完全没底。”张敏说,经过抽取海底淤泥等前期的水下作业,今年8月1日才正式开始相关的提取工作。

  张敏介绍,由于水下考古受到气候条件、风力、水流状况等限制,每年的工作时间集中在8、9两个月内,时间紧就意味着每日工作量大。“每天大约6:00就乘船至相关水域,负责下潜的考古队员要穿上潜水服,带着近30斤的装备,下潜到水底工作,直到天黑才停止作业。”张敏说,每天至少要下两个潜次,“一般情况下,一支压缩空气罐在水下大约工作50分钟左右就要上船,但是大家普遍一潜就是一个多小时,都是撑到完全没气了再出水。”

  126年前的9月17日,清末中日黄海海战爆发。所以参与此次水下考古的所有队员心照不宣,暗暗憋着一股子劲,想要赶在9月17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前,将铁甲发掘出水。

  然而,要将一片近18吨重的铁甲从近9米深的水底提取出来,谈何容易。为了顺利提取,考古队协调了一艘300吨的海钓船,在广州打捞局的帮助下,由水下工程潜水员协助考古队员固定支撑桩、钢索,为出水做准备,针对铁甲周围淤泥的抽取工作,就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

  终于,到了9月17日这天,一大早,所有人按照既定计划前往相关水域。“当天吊取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回到船上,屏住呼吸,静静等待装甲出水。”张敏说。18点24分,这片在海底沉睡了126年的装甲终于浮出水面,重现在世人面前。

  据定远舰建造合同记载:定远舰铁甲为康邦铁甲,即钢面熟铁甲的复合装甲。本次提取出的铁甲为一整块,长2.86米、宽2.60米、厚0.33米,重约18吨,与《中国驻德大臣李与德国旦丁伯雷度之伏尔铿厂两总办订定远舰合同》记载相同,是定远铁甲舰身份的关键证据,这也是目前国内出水唯一一块北洋海军铁甲舰装备的护防装甲。

  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这片铁甲被安全送回刘公岛上,暂时存放在专门为定远舰遗址修建的文保室脱盐池内进行保护和脱盐处理。

  水下考古揭秘

  全国尚能一线服役队员仅余70人

  张敏是2015年开始接触水下考古的,同时也是扬州唯一一位水下考古队员,“我是山西人,但是从小对大海就十分向往,硕士阶段研究的就是海洋考古方向。”2015年5月,张敏参加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业培训,成为中国培养的第七期水下考古队员之一,而他的老师,也是1989年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这就是水下考古事业的一代代传承。”

  张敏介绍,从1989年至今,全国共培养了八批水下考古队员,但目前尚能服役的仅70人左右,“因为专业性极强,基本上大家平时都是在各自的岗位工作,涉及到相关水下考古项目的,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召集,大家就从各地集合到一起开始工作,在水下工作告一段落后,再回到各自的岗位。”

  在此次定远舰项目之前,张敏曾先后参与辽宁丹东致远舰,庄河经远舰的水下考古调查,与甲午沉舰结下了不解之缘。“水下考古是一件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张敏坦言,水下的环境要么极度安静,要么满是风声,队员作业过程中也无法交流,并且由于压缩空气罐的气量有限,下水后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熟悉环境、确定文物位置以及作业方式等,“有时候工作水域离岸边较远,只能宿在船上。到了晚上,所有人都聚在船头找信号,给家人报平安。”张敏说。

  “但是每一次水下考古的完成都伴随着极大的成就感。”张敏说,水下考古能第一时间触摸到沉落海底的历史片段,越是艰难的环境,完成后越有满足感,“就以这次定远舰铁甲出土为例,历史书上的所有细节都在眼前浮现,对和平的感恩油然而生。”

  回顾惊险时刻

  在能见度几乎为0的海域迷失方向

  如今,有不少热爱潜水的人经常会晒出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然而,张敏在水下考古时看到的完全是两幅光景。“发生沉船的水域都很复杂,充满危险,而且大多数能见度都很低,对水下考古队员的应变处置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张敏说,一艘船同时装载的人员和装备有限,因此所有的人员需要练就“十八般武艺”,“比如在发掘定远舰铁甲的时候,我们不仅负责水下工作,在上船后还要负责在岸上观察水下队员的安全状况,并协助抽泥设备等的工作。”

  张敏还回忆了一件让他至今心有余悸的作业经历,那是去年9月在东海的某个水下考古项目,“当时水下能见度几乎为0,水深也有20多米,水流也比较急。而我和潜伴失散了,安全绳也被水流冲得脱手了。”张敏介绍,在水下考古时,为了队员的安全,每个人都会有一根安全绳,船上的观察员会根据安全绳的状况以及水面上冒泡的情况,判断水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状况,但是那时,张敏手中的安全绳脱手,到了上潜预定时间,人也迟迟没有出水,船上的同伴早已心乱如麻。

  与此同时,仍在水中的张敏也感受到了极大的危险,“方向迷失,加上看不清周围的情况,我只能选择原地出水。”但是由于当时已在20米左右的水深中,相当于3个大气压强,上升的过程极为困难,“潜水其实不怕下沉,就怕上升,肺泡中的氧气如果急速膨胀造成肺泡破裂,极其危险。所以我们在上升时要严格遵守安全上升速度。”

  耳边是嗡嗡的水声,周围的一切都是模糊的,藏在黑暗之中,张敏努力控制上升的速度,20多米,他上升了约二十分钟,“上升的过程中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很无助,也很恐惧,不知道自己漂了多远。”终于,成功出水,“幸好当时水面上只有我们一条工作船,同伴们也在找我,顺利将我救回了船上。”

  结束定远舰水下发掘工作后,张敏于日前回到了扬州,马不停蹄地投身于扬州地区的文物考古发掘工作中,“‘脚踏实地’的感觉真的很好。”张敏说,“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地区的田野考古工作非常繁重。但是扬州考古所的领导与同事们都有一份情怀与担当,支持我参加‘定远舰’项目,并齐心协力帮我分担份内工作。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协助,我才能全神贯注地完成这次水下考古工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