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课|600年前的江南竟在这款游戏里重现了

2020年07月25日 10:12:5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特稿  文/王慧坤(实习)

  最近,一款古风模拟经营类手游上线,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桃红柳绿,再配上悠扬的丝竹乐声,这幅线上卡通版的“南都繁会图”,把大家一下子带回到了600年前明朝富庶的江南地区。今天课代表就和大家聊聊明朝江南的那些事儿。


四大天府之一——应天府由来


明  《南都繁会图》(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这款手游中,开局就要建应天府,应天府就是南京在明朝初期的名称,朱元璋曾对其进行大规模的营建,它与顺天府、承天府、奉天府并称四大天府,“天府”,顾名思义与天子有着紧密联系,通常为天子的出生地、封地或者发祥地。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天下群雄揭竿而起,其中也包括朱元璋,1356年,他亲率大军渡过长江,攻克集庆路(南京在元代的名称),第二天就下令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应天”二字意味深长,隐含了“应天之命”的意思。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以应天府为明王朝首都,并征伐军民工匠的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新建了紫禁城(南京故宫),虽然现在已经不存在,但从仿照其建造的北京故宫来看,足见其气势恢弘;营造了至今都屹立不倒的明城墙(南京城墙),其长度堪称当时的世界之最;此外,还兴建了城池、署衙等。

  公元1378年,应天府改名为京师,不过这个名称并没有在这里停留太久,明成祖朱棣迁都后就改为南京,成为留都。

  明代中叶,南京城人口达120万,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南都繁会图》就描绘晚明万历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盛况。

“江南第一塔”——大报恩寺琉璃塔

  大报恩寺琉璃塔也在这款手游中登场了,这座塔在国外的知名度远超国内,安徒生就曾写道:“我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事实上安徒生并没有来过中国,但是他对中国古塔的了解,源于17世纪荷兰人约翰·尼霍夫所写的一本图文并茂的游记。

  公元1654年,荷兰素描画家约翰·尼霍夫随东印度公司来中国旅行,他在游记中对大报恩寺琉璃塔的描述直观、生动且形象,从此,这座古老的东方瓷塔在欧洲家喻户晓,被列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大报恩寺是公元1412年明成祖朱棣下令建造的,负责人是曾经在各国游历的郑和,他借鉴了很多国家的建筑艺术,并将从海外带回的与佛教有关的珍奇花木种植在大报恩寺之中。

  大报恩寺琉璃塔上的长明灯被点亮之日,十里外的长江江畔都能看见。琉璃塔上一共有144扇窗户,每一扇窗户都是由极其轻薄的螺钿进行封闭,塔身上有146盏明灯,由100名僧人专门负责这些长明灯,他们每日每夜的工作就是不停给灯盏添油,一天下来,佛塔所要消耗的灯油有64斤4两。琉璃塔的每层檐角下面都有铜风铃,上下一共有152枚,风起之时,铃声可传达几里之外。

“笨小孩”的逆袭——文徵明

  这款手游的男主角是文徵明,他和唐伯虎、祝枝山、周文宾并称 “江南四大才子”。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文徵明2岁时不会说话走路,6岁时走路摇摆,9岁时说话含糊、口齿不清,是别人嘴里的“笨小孩”。这样的童年经历和才子形象相去甚远,文徵明的确不是天才,他的成功,全凭后天的自律和努力。

  明诗书文画无一不精,被称作是“四绝全才”。 他的诗文,正如他的个性,平淡却充满韵味,与唐伯虎、祝枝山和徐祯卿称为“吴中四大才子”; 他的书法,尤以小楷闻名,与祝允明、王宠并称“三大家”,并有“明朝第一”之称;他的绘画,以山水画为主,和恩师沈周共创了吴派,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的这种自律不仅体现在对艺术的追求上,更在懂得如何拒绝声色诱惑。每次聚会,他饮酒不超过六杯,生活极有节制。他22岁时娶了吴氏,此后与妻子白头偕老,深情一生。

  对于百姓来说,最可贵的还不是文徵明的诗词墨宝,而是他的为人品性。晚年的文徵明虽然名满士林,但日子依旧过得清贫,有时候甚至连温饱都不能满足。但他始终坚持不给王室权贵作画,即使礼物多么贵重,他都一概不收。平常人家请求他写个字作个画,他倒是欣然答应,报酬也只收一些日常用品和粮食,不奢求更多的。甚至当时江南市场上有人贩卖他的假画,文徵明也从不计较,认为那或许是贫困人家不得已而为之,比起自己的那丁点名气,让别人能够养家糊口显得更加重要。

  总之,明朝中叶的江南,经济之繁荣,人文之荟萃,远胜前朝各代和同时期的其它地区。

  (参考资料:《叶兆言:应天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大报恩寺琉璃塔》、百度百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