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2020年07月13日 14:53:43 | 来源:金陵之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傅厚岗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中央路两侧,东起百子亭,跨中央路,西至湖北路。可这个地名居然是以讹传讹得来的。原来这里是一个岗阜,明代府军后卫队驻在高岗上,人称府“府后岗”,一些口齿不清的人传来传去,便成就了今天的“傅厚岗”。

  伴随着城市建设,南京也不可避免地渐渐模糊了古都样貌,只有几条路,几座民国建筑,几片尚未拆迁的老街区,让来来往往的人心中情愫萦绕,这里是南京。

  江苏是美的,江苏是好的。

  让我们,把江苏读给你听,听见你我心中家的声音——

  

  《傅厚岗》

  雷雨

  傅厚岗以前是什么模样,只能从老照片或者石三友《金陵野史》的文字中寻觅了。如今,若从傅佐路穿过中央路,一路走来,进入傅厚岗,也就几步之遥。傅厚岗30号,据说是当年担任过警察厅长的一位姓姚的官僚所建,但后来主人易手,转给了曾经担任过民国代总统的李宗仁。而沿此往西,傅厚岗66号,曾经是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公馆,而这个公馆,却在西安事变之后,因国共合作而成为共产党在南京的八路军办事处,也就是俗称的“八办”。

  老照片上的“八办”

  那个非常时期,国家艰危,同仇敌忾。周恩来致信张伯苓,回首南开往事,瞻顾当下情势,言辞恳切,令人动容。八十年后,再看共产党领导人写给当时民国政要的信函,其站位之谦卑、用词之斟酌、文采之焕然,真是令人感慨万端。你看不管是毛泽东领衔致信宋哲元、于学忠等西北军、东北军将领,还是致信冯玉祥、张学良等更高层级的军人,都是循循善诱,客气婉转,但立场,却是清晰坚定的。

  1940年5月9日:周恩来为团结抗日致阎锡山信

  “八办”在当时的南京,因为身份的特别,格外引人瞩目,而通过“八办”开出的介绍信奔赴延安的青年才俊更是如过江之鲫,络绎在途。你也许难以想象,一开始,“八办”没有电台,时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竟然大笔一挥,把电台借给“八办”使用。

  撤离前,李克农在“八办”前留影

  爱泼斯坦作为知名记者,曾经访问过傅厚岗的“八办”。在他笔下,博古“是一位穿学生蓝制服的知识分子,他身材瘦长,戴着眼镜,会讲英语”;而叶剑英“是身穿黄卡其布服的军官,笑容可掬,仪表堂堂”,“在两个小时中,我们谈了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和党的新方针。我提出的所有问题,他们都给以坦率的回答。当我们谈到一半时,空袭警报响了,我们停止谈话,蜷缩在一个尚未完工、阴暗潮湿的防空洞里,那里挤了许多人”。

  老年爱泼斯坦

  不仅仅是朱德、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李克农在这里出入,彭雪枫、张爱萍也都在这里驻足过。“八办”虽然在这个小小庭院里存在不到四个月时间,却成为国共两党沟通联络的重要驿站。

  要说说李宗仁公馆了。李宗仁来到傅厚岗居住,大概是在抗战结束之后。李宗仁是桂系领袖,徐悲鸿曾经在1935年画过一张《广西三杰》的油画,李宗仁与白崇禧、黄绍竑身跨骏马,意气风发。此幅画现今收藏在白崇禧之子白先勇手中。李宗仁有白崇禧的鼎力相助,在国民政府中位置显赫。

  徐悲鸿画作《广西三杰》

  台儿庄一战,李宗仁更是享誉中外。李宗仁把他在台儿庄车站的戎装照片到处分发,颇为自得。而倭寇被逐,政局波谲云诡,李宗仁在傅厚岗公馆召集桂系同仁,决意与孙科一决高下,角逐“副总统”一职,虽然心想事成,一度还当上“代总统”,但残局难收,最终仍是尴尬离任。

  

  傅厚岗30号 李宗仁公馆旧址   

  在傅厚岗闲走,看着近乎荒废的原傅厚岗礼堂,不免感慨系之: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样一条很不起眼的小巷,也曾是历史风云的见证者啊。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文作者:  

  王振羽,笔名雷雨,国家一级作家,南京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协理事,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传记、评论、散文多部。  

  朗读者:    

  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江苏省“四名人才”,《林杉声音杂志》主持人、播音指导,江苏省播音主持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语艺委常务副主任、普通话测试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语言表演考级考官,《全国优秀作文选》《小学语文课文》等示范朗读者,《口才与朗诵——综合训练手册》编写者。  

  编辑/姜琦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