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10天!先来看看古人“高考”有多难

2020年06月29日 10:02:43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端午一过,距离2020高考仅剩10天的时间。

  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考试制度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国家大事。

  自古以来,“金榜题名”都是天下学子的心愿,从古代的科举到如今的高考,无不凝聚着学子的汗水,承载着学子的希望。自科举制度诞生以来,历朝历代组织这一活动时都投入了大量人力和“智力”。想金榜题名,可没那么容易——

  【赶考:多次选拔,一朝及第】

  科举制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历时1300余年,最初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生“进阶”图

  通过“院试”(入学考试)后,接下来就是朝廷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了。乡试通常是在各省省会举行,这时,各位考生就要开始赶考了,对于那些远离省会的考生,他们光是前往考场,就要用掉十天甚至是半个月的时间。

  古代书生赶考场景

  如果足够有实力和运气进入到了殿试,那么他们就得上京赶考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古代殿试场景

  我国古代许多知名文人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王勃、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文天祥经殿试被赐予状元称号。

  【考点:有教材也有“宝典”】

  古人的“高考”有哪些科目呢?

  最初隋朝的科举分好多学科和方向,经义、文学、算学等,唐朝开始任用高官主持考试,并注重以诗赋为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到了宋代,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

  明朝科举考试范围进一步明确。其中,乡试和会试都考三场。第一场称为“首场”,考经义,内容主要涉及四书五经。二、三场合称为“后场”,第二场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学写作能力,涉及赋、诏、诰、章、表等文体的写作;第三场为时务策,主要考查考生对时政问题的见解和解决能力。

  资料图:《四书五经》

  这种考试顺序的安排是有深意的。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说:“本之初场求其性理之原,以论观其才华,诏、诰、表、判观其词令,策问观其政术。”清人黄中坚说得更加透彻:“夫先之以经义以观其理学,继之以论以观其器识,继之以判以观其断谳,继之以表以观其才华,而终之以策,以观其通达乎时务,以是求士,岂不足以尽士之才!”先考基本功,再考写作功底,最后是应变能力和思想境界,古人对科举考试各科顺序的安排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

  至于文章,科举的考试内容不仅仅是“写一篇800字作文”那么简单。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全文要分成八个部分写每一个观点都要遵循“高考宝典”——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去拟文章后四个部分,要分四段,每段必须有两段对偶排比句格式要求非常严格

  资料图: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除此之外,考题数量也非常巨大。以明朝乡试为例,考生进入考场后,需要先“背诵默写”并分析四书五经涉及的内容,再来几篇赋、诏、诰、章、表等规定了文体的作文,最后还有若干篇时政评论……可以说是一场写作“马拉松”了。

  【考场:虽是“单间” 条件艰苦】

  古代科举的考场环境与现在相比,可以说相差很远了。


著名的“江南贡院”

  以著名乡试考场贡院”为例,贡院里不是一个个座位,而是成千上万个小单间。这种单间叫号房,很小,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按照换算,大约长1米65,宽1米32,高2米64。古代参加考试的都是男性,身高应该大多都不会低于1米65,躺下来都不能伸直身子,只能蜷缩着

  科举考场“号房”

  考生进去前,要先搜身,只能带着文具和灯具,每人三根蜡烛,其他东西一律没收。进去之后,号房立马关闭上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在里面睡觉。中途不得离场。

  “号房”中考生考试场景

  古代考生们为了准备这长达几天的考试,都会好好吃一顿,等考试前一天,尽量少吃东西,少喝水,这样的话也就减少了上厕所的次数。进考场时都会带一些水和馒头咸菜之类的,饿的时候吃一点,困了的话就只能趴一会继续写,至于上厕所的话,就只能用一个桶解决了

  【舞弊:考生与考官的“博弈”】

  因为是选拔性考试,总有人会动“舞弊”的歪心思。古代舞弊的手段大概有如下几种:结朋、行卷、怀藏(小抄)、代笔(替考)、授义(传答案)、继烛(依靠蜡烛作弊)、飞鸽传书(场外答题)。


科举考试中常见的作弊行为

  由于可以携带吃食、蜡烛、餐具等入场,所以就有了把《四书》《五经》塞在馒头里、缝在衣服夹层以及塞在蜡烛里等比较“粗放”的作弊方法。利用蜡烛是先将蜡烛内部沿引线从底往上掏空,塞入纸条后再用蜡油将底部封平,然后带入考场。

  在唐代的时候,还有作弊者用乌贼汁把需要夹带的内容书写在裤子的夹层上,然后涂上烂泥巴,入场之后烂泥巴干了之后,把泥去掉,文字就出现了。

一件用于考试作弊的麻布坎肩,有50厘米高、55厘米长,上面共有62篇八股文,总计四万多字。

  有舞弊,便有反舞弊。历代朝廷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确保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符合其统治需要,势必要采取相应的反舞弊措施

  宋代实行了糊名、誊录制度。糊名又称“弥封”,就是将试卷上的举子姓名、籍贯、家世封贴起来,使考官们“莫知举子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爱憎、厚薄于其间”欧阳修《论逐路取人札子》。试卷糊名之后,考官还可以通过笔迹辨别举子的试卷,大中详符八年1015年,又设置誊录院,规定殿试卷子由专人重新誊录后,再送交考试官批阅。


“糊名”后的考卷

  同时,严格审查考生资格,防范冒名顶替现象的发生。要求“凡诸州长吏举送,必先稽其版籍,察其行为”;规定举子集中以后,实行“什伍相保,不许有大逆人缌麻以上亲及诸不孝、不悌、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宋史·选举一》凡是通过州试取得省试资格的考生,须将其籍贯、家世、年龄、参加科举考试的次数等如实填写,呈交礼部,并规定考生要十人相保,如发现其中有人弄虚作假或在考试中有舞弊行为,就要互相连坐,取消十人的考试资格。

   考生的“准考证”上面明确写着考生姓名、座次、体貌特征等,其中胡须分为有须、微须、无须。考官会认真核对考生的外形和材料上描述的细节是否统一

  明清时期针对科举考试中越演越烈的舞弊风,统治者也采取了越来越严厉的打击手段。宋代朝廷对科场徇私舞弊的处置,一般只是把当事人降职贬官了事;明朝时查处的科场舞弊案,涉案的官僚除了革职流贬之外,案情较重的往往还要被逮捕问罪,或当廷杖死,或投入牢狱;到了清朝,科场舞弊案的涉案官员被杖击后发配充军,已属皇恩浩荡的从宽处置,那些情节严重的往往被处以斩首。例如顺治十四年那次著名的“丁酉科场案”,北闱考官有七人处斩,南闱主考房考官全部绞决。

  “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早已超越了帝制时代,具备了现代性。高考制度正是其合理价值在当代的延续。“一个国家的教育是什么样子,它的明天就是什么样子。”坦率地说,很少有哪个国家的大学入学考试像中国的高考一样承载着如此多的期待。高考是莘莘学子的殷殷期盼,祝愿每一个心怀梦想的年轻人在这场大考中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荔枝新闻专稿  文/纪月

  部分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舞弊与反舞弊》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介绍》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