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薄弱村到茅山脚下的“明星村庄”:探访袁相村十年脱贫之路

2020年06月15日 07:49:5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记者/方媛)从去趟集镇要走10公里,到如今骑电动车10分钟即可到达;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从十年前的3.2万元,到如今增至87万元……镇江市句容袁相村靠什么力量走出这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幸福之路?6月11日,由江苏省委统战部组织的“全面小康·实践”基层行专题采访活动在镇江举行,多家新闻媒体组成采访团参与现场座谈并深入袁相村进行实地探访,寻找袁相村脱贫致富的答案。

座谈会上,镇江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袁相村“同心工程”实验区第一任驻村书记徐建锋作总体情况介绍,镇江市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民营企业家代表和镇江市委统战部派驻现任袁相村第一书记对袁相村发展的相关情况和典型案例进行了介绍,并与媒体记者进行互动交流。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振村民致富信心

  袁相村位于茅山脚下,西距茅山镇5公里,属于典型的丘陵地貌特征,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相对偏僻落后,曾经是句容市经济薄弱村之一,现有人口2469人,820户。

  2011年4月,镇江市委统战部联合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13家单位,正式启动镇江市茅山镇袁相村“同心工程”实验区建设工作。“同心工程”是中共中央统战部及各民主党派,以“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为宗旨,齐心协力帮助解决边远山区、贫穷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及民族民生等突出问题的一项工程。十年来,镇江市统一战线以袁相村“同心工程”实验区建设为平台,注重发挥统一战线的整体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统一战线特色的精准帮扶之路。

句容袁相村“同心工程”实验区

  要致富,先修路。徐建锋介绍,从2011年5月开始,“同心工程”组织镇江的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从规划入手,对袁相村的道路、水利工程、水库扩容、重点河塘清淤、滚水坝修建等进行了一揽子“强基”大动作:投入860万元,完成10公里村主干道升级改造,加宽修复村内道路600米,新铺道路8条共2000米,整治中型水库1座,改造电站1座,清淤河塘12个,修建滚水坝4座,田间水渠、排灌沟5000多米,修复古建筑赞龙桥1座。除了基础设施建设,袁相村共投入260多万元用于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完成40余户村民的庭院围墙、破旧房屋改造,新增村庄环境绿化面积2500平米,增设照明路灯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袁相村

  袁相村原先无独立办公场所,为帮助村里提升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和对外整体形象,镇江市统一战线组织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共同募捐,建设打造全新的“同心”综合服务中心。2013年7月1日,总投资300多万元的“同心”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建筑总面积1500多平方米,设有便民服务大厅、电子商务平台、科技教育培训室、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图书室、卫生室等,并配套3000多平方米村民广场及400平方米健身园、停车场、景观水体等。

  “同心”综合服务中心作为袁相村标志性建筑,为村民提供了多功能、多层次的生活便利服务,有效地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质量,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以前,路坑坑洼洼,一下雨就不好走,村里人去趟集镇要走10公里,如今修了大路之后,骑电动车10分钟即可到达。”对于这些年来村里发生的变化,村民汤财喜感慨颇深,“原来我们村比较落后破旧,环境特别差,‘同心’工程实施以后,卫生、道路、绿化都改善了很多,修了两座桥,还建了小广场,我们老百姓也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袁相村

  结对帮扶促发展,送医送药暖民心

  因经济、疾病、年老等多方面原因,袁相村困难群众较多。对此,镇江市委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智力优势,组织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开展智力扶贫、技术扶贫

  统战部门通过详细调查走访,最终共同确定40户左右的贫困家庭作为长期结对帮扶对象,每年根据家庭变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目前共计慰问500多户,发放慰问金总计200多万元,对于需要慰问的家庭和慰问金额进行公示、接受监督。此外,还开展 “送温暖、献爱心”助学活动,长期结对资助茅山镇及袁相村45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并连续9年在春节开展“送医送药、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活动

2019年1月23日,民革江苏省委省直工委在句容袁相村开展“同心·博爱”结对帮扶捐助活动。

  针对袁相村脱贫的客观困难和实际需要,镇江市各民主党派积极发挥主界别优势,展开对袁相村的帮扶。农工党镇江市委在得知村卫生室软硬件设施简陋,主动帮忙联系市区医疗条件更为先进的医院和社会资源帮助其共建村卫生室,免费提供监护仪、耳温计、口腔椅、空调等各类医疗器械和电器折合价值近20万元。每年,农工党镇江市委赴袁相村开展送医送药义诊咨询活动,至今已连续开展10年,参与党员专家累计约150人次,服务村民近3000人次,捐赠药品等价值合计约5万元。

2019年1月21日,农工党镇江市委来到袁相村开展精准扶贫送健康活动。

  据农工党镇江市委驻会副主委梁新歌介绍,袁相村有位45岁的困难村民王白娣,因股骨头坏死,生活自理困难,已丧失劳动能力12年,由于经济条件和就医困难一直未能接受手术。农工党镇江市委在了解情况后,主动与这位村民结成帮扶对子,对其进行医疗救助。在各方努力下,王白娣顺利进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手术后,农工党镇江市委积极争取,最终免去王白娣在医院的一切医疗费用近5万元,极大减轻了患者家庭的负担,也解除了困扰王白娣十多年的病痛之苦。

  民进镇江市委在参与慰问时,得知帮扶对象张富林因工伤致残,身挂尿袋无劳动能力,却一直得不到合理赔偿,而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的伤残直接影响到全家人的生活维持。镇江市委会得知情况后,随即联系了民进律师界会员,这一接触就是长达四年的免费法律援助,其间历经2次民事诉讼和3次仲裁,最终帮助他获得医疗费用报销以及残疾补偿计100多万元。

  “同心工程”实施以来,袁相村里发生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处处体现着镇江市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力量。

袁相村

  种下一片榉树林,走好脱贫致富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输血式的投入见效快,在建设初期尤其是基础设施改善上是必要的,但要达到全村改观、全民致富难度较大,可持续性不强。乡村振兴离不开强力的产业支撑。为此,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镇江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有关团体行动起来,采取“集团式”并肩作战、“捆绑式”强势推进的方法,结合村实际状况,发展造血项目。

  结合袁相村实际情况,农林专家教授们提出了“种植千亩榉树园,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振兴农村经济”的设想。2013年,镇江市委在全市统一战线开展“每人捐助十株苗,同心共圆致富梦”活动,倡议统一战线广大成员通过自愿捐献苗木,帮助农民圆致富梦想。最终,活动共筹集资金300多万元用于捐献榉树苗,栽种面积1200亩,并成立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

2013年,镇江市委在全市统一战线开展“每人捐助十株苗,同心共圆致富梦”活动,最终共筹集资金300多万元用于捐献榉树苗,栽种面积1200亩。

  一棵棵榉树苗种了下去,如今已蓬勃生长,颇具规模。目前,全村榉树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苗木专业户20多户,带动和帮助100多户村民靠林致富,一些大户年收入超过20万元,形成集种、产、销为一体的新农业基地。同心林充分发挥林业产业优势,带动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扶持当地农户走好脱贫路。

同心林

  座谈会上,村民代表汤财喜表示,自己就是袁相村大力发展榉树种植产业的致富者之一,“原先我们一家人种田的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自从种榉树之后,年收入能达到5、6万,跟以前相比,不仅收入高多了,劳动强度也降低不少。”

村民代表发言

  袁相村属于苏南传统粮食产区,农民有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在此基础上,规划中便有了试水生态优质稻的设想。不过,这一设想在刚提出时,并没有得到村民的响应。“一方面,我很担心传统水稻种植不挣钱,另一方面,对生态优势稻是否有销售渠道也有顾虑。”座谈会上种粮代表坦言。

南粳5055水稻正在集中育秧

  针对村民的担忧,镇江市统战部门主动联系民主党派市委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商联会员企业,大家纷纷表示,如果大米品质优良可将其优先用于年底成员慰问、企业福利、员工食堂采购等市场渠道,农民的后顾之忧便就此解决。

  镇江市委统战部门邀请江苏农林学院的民主党派专家现场指导选种育秧,最终决定先行试点180亩生态水稻,采用现代技术对水稻生产全流程记录留痕,并邀请党外知识分子中的设计专家设计品牌包装。目前育秧工作进展顺利,今年将集中上市。

生态水稻集中育秧

  十年磨一剑,“同心工程”实验区建设靠着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不仅使老区人民得到了实惠,也让“同心”品牌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如今,袁相村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由十年前的3.2万元增加到87万元,人均纯收入由不足5000元提高到23216元。“同心工程”带给这个薄弱村的“造血功能”,已经显现。2018年,袁相村已实现全部脱贫,圆满完成了“百村万户”达新标任务。2019年4月,镇江市委统战部被市扶贫工作指导小组授予“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袁相村也成为了展示镇江市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实践基地和示范窗口。

  今天的袁相村,草木苍翠,鲜花点点,凉亭、石桌石椅、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茶余饭后,村民们三五成群,或聊天散步,或下棋娱乐,其乐融融,生活也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