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生的渴望以希望!纪录片《逆行者——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战疫纪实》第二集《医者仁心》即将播出

2020年04月22日 14:06:32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齐聚湖北疫情防控最前线,义无反顾,投身战“疫”。江苏先后派出13批、2813名医务人员奔赴湖北抗疫前线,参与了15家定点收治医院和3家方舱医院的医疗救治,是全国人数最多的省级医疗队。为大力宣传战“疫”中涌现的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了8集抗疫题材纪录片《逆行者——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战疫纪实》,4月21日起在江苏卫视晚间21:20黄金时段播出,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教育频道、江苏国际频道以及荔枝新闻、我苏客户端同步推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集  医者仁心

  疫情期间,江苏先后派出十三批共2813名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其中大多数来自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

  医生们如何才能做到降低死亡率、降低重症率、提高治愈率?医生们怎么做才能抚慰那些正在经历煎熬的心?

  疫情风暴中心的武汉,2020年1月25日,封城后的第三天,江苏援鄂医疗队首批队员到达。

  贾凌,1月25日抵达武汉,1月27日就带着他的医疗组,进入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重症病区。这也是江苏医疗队最早进入武汉一线病区的医疗组。

  贾凌说:“你应该更尽全力去救治这些人,去把他们从死亡里拉回来,去拉回来,你救的可能不是一个人,你救的肯定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

  2020年2月20日,贾凌带着一个重症医疗小组实施抢救。此时这位女患者的氧饱和度只有70%多,70多的氧饱和度意味着,的全身脏器都处于缺氧的状态。此时,需要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这个操作要面临双重风险:一是医护人员直接面对患者打开的呼吸道,二是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全靠自身血液中储备的有限氧气来供应全身的需要。一旦插管失败、将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这是贾凌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生死时刻。

  幸运的是,这次插管贾凌仅仅用了30秒钟就成功了。成功后,患者牢牢抓住贾凌的手不放。正是这一抓,让贾凌体会到病人对医生的最大信赖。

  就在贾凌没日没夜地在重症病区抢救患者的同时,也是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来自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胡星星正在八个楼层里不停地跑上跑下。因为重症病房床位有限,不少病人无法在第一时间转移到重症病房,他的工作就是在普通病房进行巡诊,发现和处理重症病人的突发情况。

  胡星星是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除了ICU以外唯一可以进行全套有创呼吸治疗的医生。他通过一次次尝试,还设计了一款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器,帮助病人做呼吸恢复锻炼。

  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同行眼里,胡星星是无所不能的“技术总监”,无处不在的“救火队员”。在病人们眼里,他甚至还是个心理医生,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胡星星说:“也许是一次握手,也许是一个轻轻的拥抱,这种平时看似很简单的事情,才能真正消弭病人内心的孤独。要让病人觉得原来他没那么可怕,还是有人愿意和他去接近的,他不是病毒。”

  2月14日,又一支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医疗队进驻武汉市第一医院,他们要整建制接管重症病区,34岁的张倩也是其中一员,她是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对于张倩来说,刚到武汉的前几天,是她最为紧张的时候,除了牵挂病区的病人,还有一个人让她放心不下。张倩出发没几天,她父亲就因为突发心脏病入院,当时情况非常凶险。张倩所在的江苏省人民医院得知了这一情况,院里迅速组织最强力量,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张倩的父亲在安装了三处心脏支架后,转危为安。

  张倩说:“我接触到的所有人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能够尽快地控制住疫情救治病人,尽快地让这个城市能够运转起来。”

  三位医生的故事代表的是千万个医生的故事。每一个一线医护人员的背后,都有一个医生家庭、护士家庭,千万个白衣战士付出的背后,更有千万个家庭的支撑。

  2020年3月15日,江苏援鄂医疗队负责的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27病区患者清零。3月19日,江苏医疗队负责的武汉市第一医院ICU病区患者清零。3月25日,江苏医疗队负责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8西病区患者清零。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他们是医生,是请战者,更是勇士。他们全力以赴,奔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前线,他们筑起了对抗死神的生命防线。正是因为他们逆行的背影,我们才更有平安与幸福可言。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