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武汉|在金银潭,江苏医疗队上演神奇一幕

2020年04月03日 10:20:1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3月28日凌晨,医疗队队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管护师毛二莉在南六重症病区上演神奇一幕:肠道康复训练一小时后,30床患者积满宿便、长期鼓着的肚子终于“瘪了”下来。

  警觉“信号”:这不是普通的便秘

  28日深夜23点,毛二莉作为小组长带领7位队员进入重症病区查看组上患者。刚接完班,她发现病区内唯一一位意识清楚的30床患者安先生有些与众不同。因为做了气管切开,安先生不能说话,只见他用仅有一丝肌力的左上臂不停摩擦床单,显得极为烦躁。

  “怎么了,你哪里不舒服?”毛二莉上前询问道。见安先生使劲用左手捂着肚子,毛二莉立即上前掀开被子,顿时傻了眼:“患者的腹部鼓胀得老高,像一个紧绷的鼓面”,看着患者痛苦的表情,她立刻警觉起来,一个想法在她脑中浮现,翻看患者病史记录:安先生无既往肠道疾病(如肠道肿瘤等疾病)史,患新冠肺炎后卧床两个月,最近一周未排便,清洁灌肠一次,仍无排便......几乎可以断定:这个腹胀是因为长期未解大便,但胀到如此程度决不是普通的便秘。

  得此判断,毛二莉赶紧俯身为患者做进一步评估。她先是顺着结肠的“门字型”结构推压患者腹部,进行全腹触诊:虽然戴了三层手套,指腹下还是能感受到咕噜噜波浪般起伏的气体;接着她又围绕肚脐周围一拳距离轻叩进行叩诊:隔着正压头套,都能清晰地听到“咚咚”的鼓音,在降结肠位置则变为闷闷的实音,说明有粪便储存在此。“不处理可能会要人命的”,作为帮助过多例类似患者的康复专科护士,毛二莉初步判断患者已经发生了不完全性肠梗阻,如果不紧急处理,发展到完全性肠梗阻会有感染、甚至生命危险。“他的病情再不允许有其他创伤了,”毛二莉当即决定,为患者进行肠道康复训练:“准备石蜡油、吸痰管、注射器!”

  “神奇”手法:远不是“揉肚子”那么简单

  毛二莉请队友、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神经内科副主任护师季业娟帮助安先生向左侧卧,保证降结肠位于下方,接着她又戴上一层手套,查看患者肛周情况并伸出中指对其进行了直肠指检:“我的手指根本伸不进去,因为长期不排便,粪便已经变成坚硬、不规则的粪石,并且紧紧塞住了肛门”。于是,毛二莉着手操作肠道康复训练手法第一步——润滑肠壁。她用注射器抽取20ml石蜡油,再接上吸痰管将其打进直肠,等待2分钟,估摸着直肠粘膜被充分浸润了,再进行下一步——“人工取粪”。

  毛二莉表示,“人工取粪”也有技术含量,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用手指抠便,“因为粪石很硬,抠的时候很费力,但我们操作时不能太用力,以免造成被粪便撑大、撑薄的直肠粘膜损伤。”一个、两个......直到掏出20几个粪石,第一阶段——直肠的粪石才被清空,“每一个粪石都有一元硬币的1.5倍大,清空后手指试探空间很大,直肠胖到可以塞进一个拳头”,毛二莉说。

  直肠虽然清空了,但叩诊时发现降结肠内仍留有宿便,如何让这部分粪便进入直肠?答案只有一个:促进粪便及肠道的蠕动。肠道康复训练手法来到了第三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用手指做肛门牵张、直肠刺激。“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直肠都有一个‘感觉感受器’,正是它让我们产生便意。”毛二莉表示,这个‘感觉感受器’就在肛门上端4~6cm处,恰好是手指两个指节的长度。因此,毛二莉将手指退出一个指节,按步骤对‘感觉感受器’的四个点位进行按压按摩,随后她脱下脏污的手套,开始下一步——有力度的腹部按摩。

  “腹部按摩远不是普通人所说的‘揉肚子’那么简单”,毛二莉介绍,再次帮助患者平卧屈膝后,她将石蜡油涂抹在患者腹部,双手叠加,开始沿着盲肠起端进行缓慢而有力度的“门字型”按摩,一直到乙状结肠的“大问号型”结束,按摩手法不但将粪便往前推,也刺激肠道神经,进一步促进肠蠕动。“这是不折不扣的体力活,因为这个顺序下的按摩是不可间断的,非常费力”,毛二莉说,往常情况下一个康复专科护士按摩不到10分钟必须换人,而当天她坚持按摩了十几分钟。“按摩过程中我就发现他在噗噗噗地排气,肚皮的紧绷感也没有那么强了”,于是毛二莉再一次为患者摆好左侧卧体位,探查直肠情况:“粪便下来了!”毛二莉回忆,当手指伸进直肠的时候,她已经可以摸到新的粪石,于是再一次进行了“人工取粪”:“这部分粪石没有那么硬”,毛二莉回忆,两次取粪共取出近50粒粪石,“粪石堆得像个小山,拎着大概有2、3斤。”

  效果“奇佳”:肚皮“瘪了”,患者5分钟后就睡着了

  当整个肠道康复训练结束,已经过了整整一个小时。毛二莉和队友帮助安先生平卧时,立马发现此前像“鼓面”一样膨隆的肚皮瘪了下来,皮肤出现了褶皱。因为困扰许久的问题解决了,腹胀、腹痛也立竿见影地消失了,安先生不再烦躁,安静地躺着,感动之情无以言说。毛二莉大声问道:“现在感觉怎样了?如果舒服了就点点头。”听罢,安先生缓慢点头,接着费力伸出手,向着她竖起了大拇指。此时,他的心率从110降到了80,血压也下降了10~20mmHg。5分钟后,安先生便安稳地进入了梦乡。

  回溯“初衷”:习惯了,省人医康复医学中心每天都这样帮助患者

  “这是我做过的肠道康复训练中最难的一次”,毛二莉说,因为天生臂力不佳,她连女儿也没有抱过,但身为医护人员,尤其是在帮助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那一刻,“就好像有满腔热血,手上有使不完的劲”,毛二莉回忆,按摩过程中因为一直弯腰,再加上身上穿着三层防护服,头上戴着正压头套,腰上背着沉重的正压呼吸器动力装置,一个小时的整个操作下来,人累得不行,但还是坚持上完了剩下的四个小时的班。“我的内心非常高兴,因为能为病人在一小时内直接解决问题,避免了大麻烦。”

  毛二莉介绍,肠道康复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天回到驻地,她立刻汇报,在大后方、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专家们的指导下,毛二莉与护理领队宋瑾护士长、南六病区医疗小组长乔莉主任医师、褚敏娟主管护师以及贾艳副主任护师共同为安先生制定了康复训练计划,截至4月2日,毛二莉已经为安先生做过4次这样的操作了。谈及过程中脏臭的步骤,她表示已经习惯了:“我没有想太多,只希望尽快帮患者解决问题,我们康复专科医护每天都是这样帮助患者的。”

  据了解,肠道康复训练是用物理的方法帮助患者建立排便反射,最终实现患者规律自主排便,从而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相对于临床上常用的“灌肠、导泄”方法,肠道康复训练“既治标又治本”,还不像导泄剂用多了会引发药物依赖。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肠道康复训练已在康复医学中心、脑外科、骨科、疼痛科、肿瘤科等多个科室常规开展多例,帮助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解决长期困扰的排便问题。“我们康复医学中心关注的问题非常细,诸如此类的康复训练光我们护理专科技术就有包括膀胱管理、肺康复、吞咽康复等十六项。”毛二莉说。

  “我们在接管重症病区之初就提出了‘让患者把康复带回家’这一目标。”医疗队队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云说。作为连续6年上榜复旦专科首位的康复医学,江苏省人民医院有着一支以励建安院士为首的强大康复力量。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江苏医疗队组建的“15个突击队”里有一支专职康复训练小组。除了肠道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小组还针对急危重症患者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了肺康复、体位管理等重症康复指导,此前,曾有一位危重患者实现了由躺着到医护协助下坐着、到独立坐着,一直到站立的过渡。

  (来源:江苏健康广播/沈颖 通讯员/何雨田 季业娟 编辑/韩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