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进入七月以来,防汛工作也已经进入最为关键的时期。目前,长江1号洪水已经形成,当前正值长江大流量过境、沿江持续高水位运行,我市已经启动了防洪四级应急响应。各地定岗定段,加强拉网式不间断巡查。

上午8点半,在扬中三茅街道指南村坍江后恢复的1331米的主干堤上,每隔百米,就能看到防汛巡查人员的身影,时刻注意着潮水位的涨势。指南村位于扬中市三茅镇的东部,面临长江,2017年11月8号发生坍江事件之后,相关部门针对不同段的江堤,采取工程措施进行隐患排除。今年汛期前干堤正式投入使用,首次接受洪水考验。

扬中三茅街道指南村党委书记 田清
今年4月份在主汛期来临之前,大堤投入使用,目前江边上迎水坡浇了水泥护坡,堤面有柏油路,背水坡都进行了绿化。大堤建造的还是很好的。
扬中三茅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东平介绍,近期当地潮水位都在6.5米以上。

扬中三茅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周东平
我们按照上级防汛部门的要求,启动了防汛四级应急预案。发动我们镇村两级干部群众300多个人,上江堤进行防汛,24小时到人到岗,特别是加强易坍区域,这个险情的这种监测,发现险情及时上报进行处置。
世业镇四面环江,全镇堤防总长25公里多,一直是全市长江防汛的重点部位。世业洲右汊从二道沟到真洲西南角,原有长达5 公里的坍江险段,从2006年起分年实施治理,2016年治理结束。这里仍是当地的重点监测部位。在丹徒世业洲二道沟堤防附近,记者看到,沿江堤设立了简易的防汛值班岗亭,加强监测防守。

丹徒世业镇水利农技站站长吴刚介绍,20号上午世业洲段的高潮水位已经达到了7.83米,超当地警戒水位63厘米,他们也对重点江堤加大了巡查力度。
丹徒世业镇水利农技站站长 吴刚
进入主汛期以来,接到市级的应急响应,我们对堤防进行了清杂,主要是外坡、堤外坡这个向下1.5米,堤内坡、十里平台全部清杂到位。目前正值高水位,我们加强巡查。目前世业总共设立了19个防汛哨所,上堤人员在108人,下一步我们继续加强巡查,确保安全度汛。

受长江上游来水和农历十八大潮共同影响,7月14号至今长江镇江站水位已经连续超7米警戒7天,长江防洪是我市当前防汛工作的主战场。长江大通站7月以来平均流量5万6千立方米每秒、较多年平均偏多一成。20号早上8点长江大通站流量6万5千7百立方米每秒,上游来水趋稳,较多年同期偏多三成。长江镇江汽渡站7月以来平均潮位6.54米、较多年同期偏高0.57米。全市109座在册水库,16座报汛水库20号早上8点蓄水量93.7百万方,与2000年以来同期基本持平。目前2座小水库达到汛限水位溢洪。

市水利局工程师李启顺介绍,当前我市各地巡堤查险人员合计1千5百多人。后续各级防汛部门将继续组织做好江洲港堤防、穿堤建筑物、易坍岸段的巡查,做到险情发现、处置、上报及时。
市水利局工程师 李启顺
5号长江中上游的1号洪水形成以后,我们下游镇江警戒7米从14号开始连续超警戒。扬中、世业巡堤查险的人数每天都要到1000多人,主要是防止长江高水位长期浸泡引起的管涌渗漏水的现象,遏制它的发展。从目前的巡查情况来看,总体情况还没有发现明显的渗漏管涌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