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主汛期的到来,
江阴防汛防旱工作进入关键时期。
全市各级防汛部门及早谋划,
备足备齐各类防汛物资,
筑牢汛期安全屏障。
在防汛抗旱服务中心,
100多台套排涝机泵被摆放在仓库随时待命。
潜水泵是江阴近几年引进的防汛“利器”,
与以往使用的混流泵相比,
快速、方便,能更好地满足紧急排水抢险需要。
徐卫国
市防汛抗旱服务中心主任
混流泵有个特点是要进行拼装,从这边借回去以后,到达目的地,组装好大概要一两个小时,潜水泵拿回去可以说半小时之内就能出水,所以潜水泵主要特点是快速、方便,非常符合防汛抢险应急使用。
作为全市防汛应急的后勤保障部门,
防汛抗旱服务中心物资仓库还配备了
编织袋、土工布、杉木桩等抢险物资,
全力保障全市各镇街防汛排涝需求。
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
■目前江阴共储备各型号移动式机泵206台套,编织袋53.18万只,土工布3.7万平方米,冲锋舟2艘,车辆21台套等。
■ 围绕“建重于防、防重于抢、抢重于救”的防汛防旱方针,江阴在对已建防洪排涝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和完善的基础上,加速推进今年18项防汛应急工程建设,由市住建局牵头的6项工程,已完成3项,剩余3项工程已具备排涝能力。
▲新华路与黄山路交叉口改造后
■ 由市水利局牵头负责的12项工程,6项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具备防洪排涝能力,其余6项工程总体进度过半,并及时落实临时度汛措施,确保项目所在地今年安全度汛。
■ 此外,江阴还建立完善防汛部门24小时值班制度,不断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已建立防汛抢险队伍4300余人,其中民兵抢险队2500余人,河道及管理单位抢险队1200余人,持续增强全市洪涝灾害防御能力。
▲白屈港沿线闸站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市防汛防旱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防汛防旱责任,及时组织清除127处影响河道行洪畅通的违法建设,按时投运58项防汛应急工程,有序指挥部署极端天气防御应对工作,全面落实防汛防旱应急预案,全市防洪除涝能力持续提升,最大限度降低了雨情汛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防汛抗旱工作需要各级各相关部门高度关注、科学调度,保持高度警惕,加强预警预报和现有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其防灾减害效益。紧盯重点、守住底线,聚焦薄弱环节、突出长江堤防、重点圩区、建设工地、居民集中区等重点地块、区域和节点,对易淹易涝区域加大力度做好应急性措施。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在加强应急抢险专业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快在建防汛应急工程的建设进度,通过协同联动,发挥综合效应,确保防洪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转。加强值守、协调配合,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重点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全力以赴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
记者:潘逸青
编辑:冯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