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仲裁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制度,也是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仲裁具有高效便捷、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等独特优势,作为解决国际国内民商事争议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国际经贸合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推动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仲裁公信力,今天下午,省司法厅召开全省仲裁工作会议,认真落实全国仲裁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省仲裁工作发展目标和举措。
近年来,江苏受理仲裁案件数量逐年增加,据统计,2018年我省13个仲裁机构共受理案件6113件,标的总额达到290.49亿元,在提升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贡献了重要力量。
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仲裁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要求,加强党对仲裁工作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尽快补齐短板,以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为重点,以贯彻实施仲裁法为主线,以提升仲裁案件的数量为突破口,以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区域仲裁中心为引擎,不断丰富仲裁服务方式,加强仲裁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仲裁质量,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化解矛盾、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按照司法部确立的仲裁工作2022年发展目标,结合江苏实际,我省确定了仲裁工作的总体目标:到2022年,实现江苏仲裁整体工作位于全国第一方阵。围绕上述目标,构筑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快车道”,要实现五个突破:加快转变仲裁发展方式,在案件办理总量上实现新突破;积极打造区域仲裁中心,在提升江苏仲裁品牌影响力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推动仲裁改革,在优化仲裁内部治理结构上实现新突破;强化仲裁工作指导监督,在提升行业规范化发展水平上实现新突破;推进仲裁队伍建设,在强化仲裁工作人才支撑上实现新突破,助推江苏仲裁事业整体发展迈上新台阶。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高涵 赵凌翔 通讯员:蒋玉娟 邢媛媛 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