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梅”王芳代表作《白兔记》香港演绎昆剧魅力

2019年03月15日 21:20:01 | 来源:引力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3月15日)晚上,“梅花奖艺术团”昆剧折子戏专场在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大剧院精彩上演。国家一级演员、“二度梅”获得者、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主任王芳献上了代表作之一《白兔记·养子》,让观众感受昆剧艺术之美。

引力播

  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于1983年,取“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寓意,是中国戏剧表演的最高荣誉。中国戏剧家协会于2005年组建 梅花奖艺术团,致力推广中国表演艺术之美,足迹遍及全球,广受海内外观众欢迎。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邀请“梅花奖 艺术团”赴港,为观众献上4场名家荟萃的折子戏专场。来自京、昆、越、评、瓯、豫、赣南采茶戏及广东粤剧共8个剧种的 27位梅花奖演员汇聚香江,上演最能展现个人艺术特点的剧目,王芳作为“二度梅”获得者亦受邀参演。

引力播

  《白兔记》是宋元南戏戏文,全剧描写五代时期全州沛县刘知远和李三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其中的《养子》一折,是王芳的 代表作之一,独具风格。该折主要讲述了李三娘怀胎十月,受尽哥嫂虐待,在磨房产下儿子咬脐郎。该剧由传字辈艺人沈传 芷教授给承字辈朱蔷,朱蔷又传授给王芳。后又在顾笃璜的指导下,王芳以传统的表演模式为基础,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去 掉了舞台上原有的磨盘道具,完全靠演员的表演来体现磨盘的沉重和李三娘推磨的辛苦,不仅增加了舞台表演的延展性,突 出了戏曲虚拟性的传统表演手段,也给观众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引力播

  王芳塑造的李三娘形象逼真、极具张力,尤其是有孕在身、忍痛推磨的虚拟表演,既饱含痛楚,又蕴含美感。此外,正旦特 有的嗓音运用及较为外放的身段动作,很好地诠释了李三娘分娩时的痛苦挣扎。而王芳结合现代的表演手法,用一只手的缓 慢转动和有力攥合来体现磨盘的沉重和推磨的辛苦,给观众传达了具有强烈震撼的艺术观感。

引力播

  2007年8月,王芳曾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演出《白兔记》,当时香港律师邓砚文写道:“三娘,你为何姗姗来迟?一出场,便 惊艳。漂亮的身段和婉转的莺喉背后,也许是最上乘的演技,但我情愿相信那是一片纯得不得了的真心,盈盈传过那迂回曲 折、极受规范的艺术长廊,如水般亲切地沾濡我的眼眸”。12年后,王芳在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的舞台上,再度为香港观众 呈现更加精彩的《白兔记·养子》。

  当晚,除《白兔记·养子》外,梅花奖获得者杨凤一、王振义的《百花赠剑》,“二度梅”获得者林为林的《吕布试马》,梅花奖获得者蔡正仁的《牡丹亭·叫画》,梅花奖获得者谷好好、吴双的《白蛇传·水斗》也一一精彩上演,让香港观众大饱眼福。

  来源:引力播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