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白罗衫》《义侠记》《玉簪记》赴台演出 见证两岸文化情缘

2019年02月23日 20:12:19 | 来源:引力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引力播

  15年前,由著名作家白先勇担任总制作人和艺术总监、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演出的昆剧青春版《牡丹亭》掀起了一股昆曲美学风潮和传承热潮。多年来,两岸文化交流不断,苏昆与白先勇携手两岸文化艺术人士又先后推出了《玉簪记》《白罗衫》《义侠记》等经典昆剧新版作品。昨天(2月22日)晚上,苏昆演出的新版《白罗衫》在台湾首次亮相,接下来,新版《义侠记》《玉簪记》也将在台湾陆续演出,让台湾民众感受昆曲之美。

引力播

  江苏省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表示,此次赴台湾巡演、交流,是对两岸合作传承昆曲的一次回顾,也是两岸文化情缘的一个见证。

引力播

  新版《白罗衫》台湾首演

  昨天晚上,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俞玖林领衔主演的新版《白罗衫》在台北两厅院精彩上演,现场14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这是新版《白罗衫》首次在台湾演出,也是苏昆此次赴台系列演出的首档戏码。

引力播

引力播

  对俞玖林,台湾民众并不陌生。2004年4月,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俞玖林演绎的柳梦梅温文尔雅,自信从容,天真痴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他在新版《白罗衫》中扮演徐继祖。

引力播

引力播

  《白罗衫》原为明代无名氏所作,是昆曲剧目里罕见的一出家庭伦理、情与法艰难选择的大悲剧。与传统公案剧善恶二元对立的剧情不同的是,编剧张淑香对原著的主题进行了大幅改变,将命运、人性、救赎、父与子、情与美作为焦聚点,深度开掘原著中的“悲剧”因子:身为朝廷命官的徐继祖必须在大义灭亲的法和18年养育的情之间,做一个痛苦的选择。

引力播

引力播

  “新版《白罗衫》是岳美缇老师传承给我的又一出戏,也是我从巾生跨行演绎小官生的一次挑战。”俞玖林说,徐继祖这个角色,超越了巾生风花雪月的浪漫明快,有着更复杂、更深刻的内心世界。善良的生命底色、少年才俊的春风得意,还有天性纯然的父子情深、为官一方的公正严明,更不用说情法冲突中天人交战时的痛苦、纠结与撕裂,“每一次投入角色,我都被他深深打动。能把这内心种种呈现给观众,我痛并快乐着!”

引力播

  三部大戏凝聚昆剧人心血

  此次苏昆赴台演出的,还有新版《义侠记》《玉簪记》。其中新版《义侠记》将于明天(23日)在台湾首次演出,由苏昆国家一级演员吕佳领衔主演。值得一提的是,这三部大戏都由白先勇担任总策划或总制作人,凝聚了两岸昆剧人的一腔心血。

引力播

  《义侠记》为明传奇大家沈璟的名著,原本侧重武松英雄事迹,从景阳岗打虎到上梁山受招安结束,共三十六折。后人的改本内容转向武松与潘金莲、武大郎的故事。苏昆的新版《义侠记》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改编,讲述了潘金莲同武大郎、武松、西门庆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以人性视角解读潘金莲,对她的不幸遭遇、情感挫折有了较宽容的看法。

引力播

  “无论是《水浒传》《金瓶梅》,还是传统《义侠记》中,潘金莲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淫妇、恶妇、悍妇,几乎一无可爱之处。”在新版《义侠记》中饰演潘金莲的吕佳告诉记者,“我们改编潘金莲的故事,是想用今人的思维方式解读潘金莲,引发对人性的探讨,对内心的尊重。”吕佳说,昆曲里有生生死死爱的牡丹亭,有生生世世爱的长生殿,有凄凄惨惨爱的桃花扇,也有为爱痴狂的潘金莲。“白老师曾说,潘金莲‘其罪不可恕,其情可悯’。我们细细讲述她的故事,她的可爱,她的风流,她的可憎,她的可怜。面对天差地别的三个男人,她的爱恨情仇如何自处?面对残酷的社会,她如何生存?这是我们这部戏想留给观众的思考。”吕佳表示。

引力播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剧中,武大郎、西门庆都由国家二级演员柳春林一人饰演。柳春林告诉记者,这两个角色虽然都是丑角,但特性完全不一样:武大郎善良、自卑,所以动作要缩手缩脚;西门庆阴险狡诈,又有潇洒英气的一面,分寸较难把握。“我一人分饰两角,得时刻提醒自己现在是哪个角色,同时也在不断地揣摩、调整,让观众感受到角色不同处。”柳春林说。

引力播

  《玉簪记》是昆曲剧目中有代表性的生旦戏,讲述潘必正与陈妙常冲破禁忌礼俗的爱情故事,由张淑香教授整编,昆曲大师岳美缇、华文漪亲自传授,俞玖林、沈丰英担任男女主角,名导翁国生执导。“这部戏上一次在台湾演出还是在3年前,这次久别重逢,希望带给大家的感动一如往常。”俞玖林说。

引力播

  蔡少华表示,这三部戏都极具代表性,更是从不同方面向台湾民众阐释了昆曲魅力,让大家了解昆曲不只有《牡丹亭》和爱情主题,还有各种面貌。

引力播

  两岸合作传承中华文化

  此次赴台巡演,苏昆将在台北、新竹、台中三地连演7场,并将走进校园和学生交流,让更多人感受昆曲的魅力。

引力播

  “15年前,我们在台北两厅院首演了青春版《牡丹亭》。昨天,我们又带着和白先勇老师合作的新版《白罗衫》《义侠记》《玉簪记》来到台湾巡演。我认为,这是一种展示,是一种倡导,是一种呼吁,也是一种分享。”蔡少华说,犹记得青春版《牡丹亭》在台首演时,全剧组的心情是激动忐忑的,谁也没有预料到青春版《牡丹亭》竟能如此轰动,并且引领昆曲走向世界,让世界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中还有这么精美的艺术。到目前为止,青春版《牡丹亭》已在全世界共演出340多场,受到国内外学术界、文化界的普遍肯定,成为昆曲当代传承的典范。

引力播

  在蔡少华看来,昆曲的传承和发展白先勇功不可没。为振兴昆曲,白先勇甘做“昆曲义工”,为新版昆曲注入现代美感,还带领昆曲走进校园、走向海外,用美的艺术来吸引年轻人。也正因为致力于昆曲的推广与普及,并做出了极大贡献,白先勇被授予“苏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引力播

  “两岸在传承昆曲的过程中,集聚了各方力量,有前辈演员的口传心授,有文化学者的倾情投入,还有苏州昆剧院的文化理解。我们秉承着一种使命和责任,探索着昆曲的当代传承。”蔡少华说,在这一过程中,两岸联手打造了包括新版《白罗衫》《义侠记》《玉簪记》在内的多部大戏,这是两岸交流的成果,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投入。他表示,“昆曲这朵雍容的牡丹在两岸昆曲人的共同浇灌之下,绚丽多姿。两岸的民众也因昆曲携起手来,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凝聚民族文化共识。”

(来源:引力播 编辑/方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