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把“神奇动物”搬进了常州博物馆!

2019年02月01日 11:58:02 | 来源:青果巷部落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看过《神奇动物在哪里2》的朋友

  一定会对新出场的驺吾不陌生。

  有关这只大型“猫科”动物的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在后世的传颂当中,驺吾被不断神化,并且随着历朝历代口口相传,形象也渐渐丰满:虎躯猊首,尾长于身。性情驯良,行动优雅敏捷,奔跑速度极快,可日行千里。

  这次常博要推出的新展也与动物息息相关,把动物“搬”进了展厅,结合中国传统绘画推出了“意寄物形祈瑞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吉祥动物”展!

  展览时间:2019年1月25日至2019年3月31日

  展览地点:常州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

  举办单位:常州博物馆

  自古以来,动物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并且融入到了人类创造的文化和艺术之中。作为最悠久的绘画主题,动物的形象一早便出现在了原始岩画,陶器纹饰,乃至象形文字中。中国传统三大画科之一的花鸟画即是以花、鸟、虫、鱼等为描绘对象,而山水、人物画中,动物元素也常出现。这些生动的动物形象较之山水、花草,更具灵性,为绘画增添了生机与情趣。

  本次展览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与以往的传统书画展不同,本次展览兼顾了学术性与通俗性,着重介绍花鸟画中的动物所代表的吉祥寓意。于“绘画美学”中提取祈福迎祥等吉祥元素作为展览主题,以绘画中的物象体现文化,降低了欣赏展览的门槛,带有浓郁的年节气氛。

  也就是说,即使不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观展也毫无压力!

  观众能看到什么亮点?

  荟萃名家作品

  此次展览遴选常州博物馆藏的花鸟画60余幅,其中不乏朱耷、黄山寿、齐璜、徐悲鸿、邓春澍等名家作品,绘画主题涉及的动物有20余种。

  四大主题展示祥瑞动物

  传统中国画中并无“动物画”这门画种,动物主题的绘画常被归入“花鸟画”之中。现代称“花鸟画”是中国传统三大画科之一,但其内容难以于“花”“鸟”两字涵盖。古来有之的翎毛、畜兽、龙鱼、草虫,乃至鞍马等所有以动物为主题的传统绘画门类,都可归入“花鸟画”的大范畴中。

  本次展览中的花鸟画分为翎毛、畜兽、龙鱼和草虫四个单元,展现常州博物馆藏花鸟画中的动物形象。

  中国画中常以“翎毛”指代禽鸟。《芥子园画传》中所提的“翎毛花卉谱”即通常所说的花鸟画。禽鸟也是中国画中最为常见的动物类别,禽鸟入画,常被文人借以起兴。

清 沈铨 群仙祝寿图轴

  中国画中的“畜兽”又称走兽,《宣和画谱》卷十三、十四,专列“畜兽”一门。国画提倡“形神兼备,以形写神”,畜兽画对此尤为注重。

民国 徐悲鸿 猫图轴

  中国画中的鱼类、虾蟹等水族动物常归入“龙鱼”类中,《宣和画谱》卷九专设“龙鱼”一门,并将水族附于其下。较为特殊的是,龙本为神兽,在中国文化中地位特殊,因是“鳞虫之长”,故将龙与鱼类同归一门称“龙鱼”。

清 黄山寿 墨龙图轴

现代 吴青霞 双鲤图轴

  草虫画属于传统中国画的一个二级分科,附属于三大画科中的花鸟科之下,泛指以草间小型昆虫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绘画。

民国 齐白石 蔬果图轴

  动物与吉祥文化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从原始的动物崇拜到相信万物有灵,动物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也融入到了人类创造的文化和艺术之中。活跃于中国绘画中的动物,被赋予了超越自身自然属性的寓意,甚至成为了文化符号。特别自明清以降,吉祥文化盛行,许多动物被画家作为吉祥的象征,甚至产生了以特定动物表达特定涵义的程式化绘画主题,如“一路(白鹭)荣(芙蓉)封(枫树)”、“马上封侯(猴)”、“二甲(螃蟹)传胪(芦苇)”、“喜虫(蜘蛛)天降”等。细心的观众可以来展厅找一找传统绘画中深藏的吉祥趣味主题哦!

  常州博物馆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大道1288号

  交通指南:市民可乘坐B12、24、213路直达博物馆,或乘坐19、33、302、42、47、48、59、53路至常州大剧院站下,步行约700米至博物馆

  咨询、预约电话:0519-85165089

  0519-85165080-8078

  新春佳节之际,

  大家可以带着家人朋友走进博物馆,

  领略动物在传统绘画中的吉祥寓意哦!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