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国庆
苏州亨通集团传来好消息
东北地区首个海上风电项目——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Ⅲ(300MW)
海上风电项目海底电缆已全部完成敷设
据悉
该项目也是我国北方地区
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
创世界纪录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Ⅲ(300MW)
海上风电项目
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庄河海域
作为我国重大海上清洁能源项目
本次敷设的海缆为亨通自主研发
创下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三芯海缆
单根无接头长度达27公里的
世界海缆行业新纪录
海底电缆因其高标准、高门槛、高风险
被称为电缆制造“皇冠上的明珠”
那么
这根打破世界纪录的海底电缆
到底有多厉害?
制造难度有多大?
亨通高压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底电缆因为要完成在海里完成电力传输,所以在制造电缆时必须考虑工程实际应用的情况。同时,海底电缆工程的建设,受地域、海洋工程、施工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工程建设涉及技术领域广泛,投资规模较大,施工技术复杂。
大长度
首先是大长度。因为海缆在运输和敷设时条件复杂,所以在制造时应尽可能的大长度生产;但大长度也对制造的稳定性、一致性要求非常高,从而对装备的要求非常高。
生产、运输的独特性
其次是生产、运输的独特性。海缆在生产制造时,挤铅必须连续十几天不停机才能做到,而加铅是便于海缆更快的沉入水底;海底电缆在外护套的外面多了一层覆盖及混合着沥青的钢丝铠装层,用来增加敷设时的机械强度和防腐蚀能力;在运输时,企业还必须配备立塔、码头等硬件设施,运输过程中还要避免海缆发生铆焊等意外。
系统性强、周期长
最后是系统性强、周期长。海缆施工的季节性很强,一年之中不同海域的施工存在窗口期。所以海缆不是一个只考虑电缆制造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由于海底自然环境恶劣及不可预见性,海底电缆是设计技术、制造技术难度较大的电缆品种,对目前电缆行业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都是极大挑战。”该负责人说,为顺利完成该项目,亨通精益求精,先后突破防蚀技术、联合成缆铠装技术、软接头绝缘互融技术,从而满足了大长度、大截面、高电压等级海缆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