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的这款绿豆饼,为什么康熙皇帝吃了都说好?

2018年08月25日 15:29:24 | 来源:畅游宿迁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每座城市,都有她独特的气质。而老字号,则是一座城市的精髓。老字号里的味道、记忆和情怀,让城市有了温度。

  宿迁是一个“好吃”的城市,从晨曦到日暮,美味最能表达人们生活中的情绪。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相传孔子周游列国,留下此名句,江淮名镇“归仁”因而得名。它位于宿迁泗洪县,作为著名的泗州戏之乡,归仁历史文化底蕴极为深厚。

  而要说起归仁的美味,归仁绿豆饼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相传归仁绿豆饼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彼时,有一户江姓的豆制品作坊。这里不仅经营黄豆制品(豆腐、豆芽、千张),也经营着各类绿豆制品(粉丝、绿豆芽)。

  有一次,天公不作美,一连20几日阴雨连绵。江家原打算制作绿豆粉丝,后来因粉丝无法晾晒,只得将泡过的绿豆磨成糊状,再将制作煎饼的鏊子烧热,加入一点点豆油,将绿豆糊滴在上面,一张张圆形的小绿豆饼因而成型。

  后来江家技艺越来越成熟,绿豆饼越做越精致,最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

  这一独特工艺一出名可不得了,连康熙皇帝吃了都说好。

  这还得从康熙皇帝南巡说起。据说康熙南巡行至归仁附近的曹家庙时因暑热病倒了,泗州主官见状,忙令下属送上归仁绿豆汤和绿豆糜子给皇上先引后食。康熙服用后,中暑状况逐渐减轻,加上食了从未吃过的绿豆美食,心中十分高兴,因而盛赞不已,称之为“豆中之宝”。

  一时泗州当地广为种植该种绿豆,其中的精品更是被选入宫中享用。

  而归仁绿豆饼的独特风味,必要选用泗洪产的明绿豆。它光泽明亮,碧绿如玉,像精雕玉琢的玉珠。不仅可以食用,也有药用价值。

  经过泡豆、搓豆昔、杀沫、磨糊、滴煎五道工序最后在鏊子上两面煎烙而成,成品的归仁绿豆饼为浅蛋黄色、有韧性的半透明状的小圆饼,既可作为菜肴又可作为主食。无论炸、炒、烧、烩、炖,它都不化不碎,口感香浓酥软,唇齿留香。

  但凡来归仁的游客,无不垂涎于归仁绿豆饼的醇香。品尝、购买,争相分享。而在外地工作的宿迁人,也对这一道家乡美食恋恋不忘。

  (来源:畅游宿迁 编辑/吴颖)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