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声灯影的秦淮河,开了一家文化馆

2018年01月30日 13:50:25 | 来源:交汇点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六朝烟雨,千年秦淮。

  蜿蜒穿城而过的秦淮河,这是金陵城的文化脉络。一如汤显祖笔下的《牡丹亭》,这是中国文化的缩影。

  1月28日,一场昆曲秀在夫子庙贡院街188号大视界上演。演出现场,在现代数码技术和灯光秀的渲染下,两位演员深情演绎经典昆曲曲目《牡丹亭》中的《惊梦》和《叫画》。

  当天,在袅袅昆曲声中,民国红公馆文化馆正式对外开放,文化馆收集、珍藏的一批民国老物件也吸引了不少南京市民前往观看。

  民国红公馆负责人吴先生表示,之所以将文化馆开在夫子庙,就是想在最南京、最秦淮、最文化的夫子庙,呈现最地道的南京文化。

  书籍最能记录历史。甫一进门,抬头便是满满的古书。据悉,这些书籍是多是艺术馆主人的珍藏,有些搜集自南京大街小巷。泛黄的书角是时光流逝的痕迹,这些都是名副其实代表南京文化的“老物件”。

  继续往里面走,便是艺术馆的核心区域,两大面墙上陈列了各式各样的老物件,让人有种置身于“小南博”的感觉。

QQ截图20180129164113.jpg

六方带兽纽锡制酒壶

QQ截图20180129164324.jpg

  车麻花腿花砖面花几茶台 ,民国家具制作汲取西化的设计居多,无论从样式和手法上。此件家具为车麻花腿,花砖面。可做茶几和花几通用。

QQ截图20180129164444.jpg

  手绘浅绛仕女小号碗,民国的食碗为粗货和细路货,手绘人物浅绛碗,属于有钱权人家使用的,这样的做法是那一阶段的流行,青花、青瓷等清代流行的碗碟,在民国时期几乎被浅绛彩取代。

QQ截图20180129164851.jpg

  三十五年地政局房屋建造公告,从另一角度,可见民国房地产业的变迁。地政局和如今房产局称呼的不同,就是有力变化之一。

QQ截图20180129165001.jpg

  南京公馆建筑说明书一册,民国南京房屋建造证用蓝底印制而成,其留存少之又少,今能见到实为荣幸,一张南京民国房产别墅建造证明,就是一份南京建筑历史的报告。

QQ截图20180129165125.jpg

  白铜簪花面鱼形大锁,中国锁具文化渊源流长,此件为白铜所制,鱼型锁尺寸硕大,与原配钥匙保留至今,锁身面有手工簪花,仿鱼鳞, 制作惟妙惟肖。非寻常人家才得以使用。

  艺术馆负责人介绍,整个展厅里最有价值的物品是民国时期出版的《随园食单》,该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烹饪著作,由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所撰写,“文化馆里收藏的这本《随园食单》出版于民国时期,是版次孤本,非常珍贵。”

QQ截图20180129164004.jpg

  文化馆其它藏品也多是来自清代以及民国时期,如晚晴时期的骏惠书屋内陈列的书箱;

QQ截图20180129164226.jpg

  骏惠书屋题匾的,是道光十六年进士、书法大家何绍基。此件为骏惠书屋的木制书箱。

  民国时期实木制作的单门冰箱等等。这些老物件和古物上留下的岁月痕迹,正是南京城市变迁和文化发展史。

QQ截图20180129164610.jpg

  柚木榉木无电案上老冰箱,实木制作,加铁皮内胆二搁层,单门冰箱,小巧可爱。是那个年代官宦和洋派人家的新潮之物。

  据悉,民国红公馆文化馆将继续开展更多主题的艺术秀、文化沙龙,并且展出更多艺术品,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秦淮文化、南京文化、中国文化。

  (来源:交汇点 编辑/李明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