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科学家杭渤:把好项目带到江苏是我的心愿

2018年01月18日 06:28:50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人物介绍】杭渤,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江苏南京高新-劳伦斯伯克利生命科学研发中心美方发起人;江苏省“双创”人才和生物技术协会特邀理事;南京医科大学客座教授;南京卡迪奥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杭渤(左一)在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与同事的合影。

  2018年新年刚过,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一位文质彬彬的先生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翻看每日新闻,突然他停住了,然后开心地将一条新闻转发了朋友圈。

  他就是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杭渤先生。而这条新闻正是南京1月2日颁发的《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中特别指出“推动科技成果和新型研发机构落地”,与杭渤2018年的工作重心完全吻合。

  由杭渤牵头的“伯克利-南京研究中心”预计2018年初就要在南京江北新区国际健康城正式启动,推动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及产业化就是这个研究中心的首要任务。 

  杭渤是地道的南京人,24岁离开江苏,随后去美国深造,多年来一直在海外生活。2000年起,他担任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与环境和疾病(肿瘤)相关的课题研究以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转化。

  2013年,他带领研究团队率先发现三手烟可以引起基因突变,立即引起学界业界关注。这项研究成果直接促成了美国加州议会于2014年4月通过一项控制室内三手烟污染的法案。全球主流媒体持续报道,杭渤从此声名鹊起。几十年来,他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断取得突破,共持有11项专利,在国外核心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杭渤(右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不管身处何地,杭渤始终牵挂着故乡,他告诉记者:“江苏这片土地给我的,可以说都是亲切的、正能量的、支持性的养分。无论在异地,在国外,我对家乡的关注度从没有降低过。”

▲杭渤(右一)在参加“环境与人类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启动仪式暨高峰论坛时的合影。

  2012年,作为南京首批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杭渤在南京成立了卡迪奥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杭渤牵头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与南京生物医药谷合作,创办“江苏南京高新-劳伦斯伯克利生命科学研发中心”,将肿瘤领域的两个项目进行临床和商业转化。

  

▲杭渤

  江苏过去几年的发展,杭渤全程效力其中,2017年5月他应邀参加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后,几乎每一两个月都会回南京一趟,为家乡的健康事业尽心尽力。

  作为资深“咖啡控”,杭渤现在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南京,可以毫无区别地品尝到最地道的精品咖啡,所以他无论多繁忙,总会在“朋友圈”里晒一杯工作时的咖啡。有时候,杭渤教授不发地址定位,记者还真难辨别,他是在美国加州还是身处江苏南京呢!

▲杭渤(右一)在首届江苏发展大会期间的帅气留影。

  电话那头,杭渤教授感慨地对记者说,近几年自己能深刻体会到江苏省加大了政策力度,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一直在加快中。同时政府也一直在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推进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高新领域的发展。就江苏前沿科技产业化领域而言,近年来总体成绩相当傲人。一大批高新企业应运而生,这也是江苏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化取得优异成绩的一个缩影。特别是南京、苏州,无锡等发达地区,在肿瘤基因检测、抗体、免疫、小分子靶向,CRO方面等方面都有不少亮点。

  

  杭渤说:

  “我祝福我祝福,我也相信,江苏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国际化,而我作为江苏人,也一定会一如既往,把好的合作项目推介到家乡,并且在飞来飞去中感受到作为国际人和江苏人的那份无痕和快乐!”

  2017年2月江苏颁布了《“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必须把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2018年杭渤积极推动的新项目以及他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完全契合江苏省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

  新一年杭渤将会在健康产业方面跟家乡有更为亲密的合作,他计划“在新项目落实方面,和其它相关单位以及省内主要医院(如鼓楼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展开充分的交流和互动,争取在整个产业链中形成新的发展格局”,用实际行动为家乡打Call。

  (来源:新华日报;编辑/黄河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