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扇,纤手一摇,拂去暑热和浮躁。吴侬软语的苏谚有云:“六月里扇仔檀香扇,再热也勿会打恶心。”苏州檀香扇厂的设计师陈琴,工作了二十多年,一直隐于檀香扇背后,耐住了如许寂寞,也享受着如许清静。昨天,陈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扇子在中国古代叫“摇风”“凉友”。陈琴介绍,苏扇包括檀香扇、绢宫扇和折扇,因其风雅娟秀,统称为“苏州雅扇”。其中,檀香扇又以其“扇在香存”,被誉为“扇中之王”。“传统的苏州檀香扇最讲究的就是用料,尤以印度檀香木老山香最为珍贵。不过,老山檀香在印度也已属濒危树种,不能出口,每吨240万元的价格,基本上有价无货。”陈琴的檀香扇精品《龙凤呈祥》便以难得的老山香制成。
近年来,陈琴拓宽了檀香扇的材质领域,选择了紫檀木、红檀木、乌木等加以创作,如与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副馆长邢伟中的合作作品《贵妃出巡图》,是以黑檀拉花浅刻描金的特殊技艺,挑战了“烫花”的最大难度。
“后来有人要我再创作一幅一模一样的,我已经不可能再有那样的精力了,画面中有大量的精美人物和精致车马,每个细节都是先用刀浅刻,再一笔笔蘸着纯金粉填充出来的,以达到劲、老、活、松、圆、厚、润、拙等艺术效果。”
在工艺上,檀香扇以“四花”(画花、拉花、烫花、雕花)见长。“拉花”是在扇骨上以手工拉出透空的花纹,譬如“天女散花”,拉有一万五千多只孔眼,给人以玲珑剔透、纤丽华美的感觉。而“烫花”,是不作草稿,以铁笔或银质电笔烙绘“西厢”、“红楼”等各种图案,棕褐色的图画烫在杏黄色的檀香木上,浑厚古雅。
“烫花”是陈琴的特长所在,也是檀香扇制扇技艺的灵魂。“檀香扇的图案设计有很多种,花鸟、仕女、山水、园林等等,但我的专攻方向还是人物题材。”
画人最难,但在陈琴看来,成功的仕女图案的檀香扇也最能传情。“跟国画不同,创作于扇面上的中式美女,既要在风格、气质上保留一份含蓄娇羞的古典美,又要在脸型、身材上考虑现代审美要求。扇面上,人的比例是否恰当,脸的开相是否传神,手的姿态是否自然,是最能鉴别画工高低的三条原则。”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这是陈琴的“美人观”,也是“烫花”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