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裔青少年来镇“寻根”

2017年07月22日 16:19:54 | 来源:金山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行云流水般的古筝演奏加上古朴的书法作品演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悠扬的陶笛声配上婀娜的独舞以及彩铅、国画、水彩画演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由国务院侨办主办,省侨办、省文化厅联合承办,市侨办协办的“2017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镇江营”在丹徒区宜城中学开营。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近50名华裔师生与宜城中学的同学欢聚一堂。宜城中学的同学们给华裔青少年表演了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的节目,并将演示的书画作品一一送给了华裔同学。

  侨办主任诗情推介镇江

  “在座的华裔青少年,有几位来过镇江?”在开营仪式上,当市侨办主任魏弘扬提出这一问题后,有5名华裔青少年举起了手。“你们当中,又有几位去过上海?”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魏弘扬就从镇江和上海的地理位置说起,向华裔青少年推介镇江。

  魏弘扬说,如果你喜欢诗词,你可以跟着诗词游镇江。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辛弃疾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均是描写镇江的千古绝唱。

  如果你喜欢小说,还可以跟着名著游镇江。跟着《西游记》游金山,你可以寻找到唐三藏出家、成长的地方;跟着《三国演义》游北固山,你可以感受到“刘备甘露寺招亲”背后的刀光剑影;跟着《水浒传》游镇江,还会了解到黑旋风李逵曾是当时的镇江军事高级长官镇江润州都统制;跟着诺贝尔文学奖走街串巷,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人赛珍珠,曾在镇江生活了18年,获奖作品《大地》就取材于镇江的生活积累……

  参观醋博馆体验醋文化

  开营仪式结束后,主办方带领青少年们参观醋文化博物馆。记者发现,一位金发碧眼的中美混血女孩正在欣赏宜城中学同学送她的书法作品,上面写着“中华行 宜中情”六个大字,随后,她小心翼翼地将纸张折叠起来收进包里。即将上高三的加拿大籍华人闻佳音戴着黑边眼镜,非常健谈。她告诉记者,她的家在多伦多附近,母亲是医生,父亲曾在泰州医药城创业。自己小学四、五、六年级都生活在泰州,学过古筝,还考上了8级。后来在加拿大,又学习了钢琴、小提琴,她这次来参加寻根之旅夏令营,最想了解中国的民族乐器,也想体验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

  旁边一个用流利的中文与领队沟通的小男孩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在交流时,记者发现他不仅中文说得特别流利标准,连汉字都写得有模有样。他对记者说,自己叫龚晓辉,出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因为全家都是中国人,在家里也都是用汉语交流,所以说得特别好。他还说:“镇江看起来很安宁、干净,我一来就觉得很喜欢。”提到即将要参观的醋文化博物馆,龚晓辉更显兴奋,“我们在美国也吃的是镇江香醋,今天终于能看看醋是怎么来的了”。

  到了醋文化博物馆,车门刚一打开,一阵浓郁的醋味扑鼻而来,同学们都伸长了脖子想一探究竟,还有些人使劲儿嗅着空气中的酸甜味。对于导览员的介绍,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发出欢笑和惊叹声。

  当走到翻醅体验区,许多同学都按捺不住地将手放入醅中,抓一抓,翻一翻。在参观完所有的制醋流程之后,现场工作人员还每人发了一小份醋给大家品尝。那位混血小女孩喝完后酸得眯起眼睛直咂嘴,还有个小男孩喝了一杯又讨了一杯,直呼“真甜,好喝!”大家看着他连喝八杯醋,都被他摇头晃脑一脸满足的样子给逗乐了。

  将开展8天文化交流活动

  据介绍,“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活动是国侨办海外华文教育的重点品牌活动之一,是增进海外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亲近感、提升他们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与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省侨办累计邀请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华裔青少年来我省各地学习交流,加深了海外华裔新生代对祖(籍)国的了解,促进了中外文化和教育交流,提升了江苏在海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此次夏令营以“学习中华文化,相约美丽镇江”为主题,是市侨办近年来承办“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以来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

  开营仪式后,营员们将在我市开展为期8天的文化交流活动,将学习中国武术、书法临摹、剪纸艺术等传统文化,并游览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等经典风景区,还将参观农具博览园、镇江博物馆,前往学生家中体验镇江人的家庭生活,了解镇江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通过学习交流、参观访问、手工制作,增进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提高对于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作为华夏儿女的民族自豪感。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