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工作需要,有效落实义务教育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塑造学生的强健体魄、书香气质、才艺技能、创新意识,淮师一附小四年级部基于校情,丰富学生延时课内容,用心设计,根据本年级教师特长合理安排“缤纷星期四”课后延时活动项目,开设了多个兴趣课程。教师每周四走班授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本真”服务。
青春校园,缤纷课堂。开学伊始,四年级部积极组织各学科老师发挥爱好特长,开设包括创意手工、古诗配画、音乐欣赏、寿司制作、数学文化等在内的十六种特色课,采用“走班授课”形式,为保证特色课真正发挥“兴趣育人”的作用,特色课教师对所授课程认真准备,设计教学环节与课堂互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巧思逻辑,规律之美。“有趣的推理”“简算”“数学思维拓展”“巧算速算”“数学文化”等趣味数学课程立足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循序渐进、深入细致地讲述数学学科内有趣的现象和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数字变生动,让公式变有趣,再塑数学形象。学生不仅看到数学严密逻辑性,也感受到数学的规律之美、人文之美。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各类兴趣课精彩纷呈,妙趣横生。学生在“趣味对对子”“古诗配画”“说唱古诗”等兴趣课中,不仅能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还能让学生继承和发扬祖国灿烂的诗歌文化,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美化了校园语言环境,也进一步丰厚了学生语文知识积累。









成长如歌,光影动耳。学生通过“科学小实验”“手势舞”“音乐欣赏”“电影欣赏”“创意手工”“魅力非遗”“飞行棋”等课程,增强学生的科学和艺术素养,提升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注力及手脑配合能力。






享“寿”人生,奇“司”妙做。美食活动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项生活技能,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通过与食材的亲密接触,可以全方位地开发运动、情感、创造、想象等多元能力的发展。通过事前活动准备、烹饪过程和事后清洁等环节,体验劳动的秩序和美感。在制作中,孩子们体验到烹饪美食付出的辛苦,才会明白那些香喷喷的美食并不是不劳而获的,懂得食物的珍贵,学会感恩。



温馨延时服务,缤纷校园时光。我校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以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着力点,以家长需求和学生切身收益为出发点,不断优化、创新课后延时服务内容,用心用情组织好课后延时服务,不负课后好时光,让孩子们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通讯员/张恒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