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城郭”何以频登联合国领奖台

2023年12月31日 16:51:43 | 来源:扬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绿杨城郭是扬州。”三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吟咏的这一佳句,让“绿杨城郭”成了扬州的代名词。在2023年最后一个月,扬州赋予了“绿杨”与“城郭”新内涵——

  12月13日至1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法国巴黎召开全球城市生态修复能力建设研讨会和双边交流会,扬州获评“全球城市生态修复模范市”,并作“修·闲扬州——中国2500多年历史名城的生态复兴之路”经验介绍。据悉,扬州是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12月21日,2023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结果揭晓,扬州东关街园宅保护与传承复兴项目摘得“杰出奖”。这是此次评选中国城市五个获奖项目中的最高奖项。

  “从‘绿杨城郭是扬州’到‘绿杨城郭新扬州’,扬州对待生态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态度,不仅仅是对历史禀赋的继承和保护,更是带着敬畏感、创造性的文明赓续与更新,在推进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建设过程中,让广大市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的成果。”昨日,市住建局副局长刘泓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充满敬畏感

  审慎推动生态修复和古城保护,续写绿杨城郭新故事

  这个元旦假期,不少中外游客选择来扬州“跨年游”,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上摩肩接踵。

  “古人说扬州‘园林多是宅’,这句诗形容东关街,最贴切不过。”来自安徽的游客朱祥文,提前预订了“长乐客栈”客房,出门便是东关街,个园的四季假山、街南书屋的小玲珑山馆、谢馥春的香粉、吹糖人非遗展示……一家四口一路逛来,各得其乐。

  古代扬州的生态禀赋和城市繁庶,吸引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一篇篇名诗佳句,这既是扬州生态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历史见证,也是镌刻在文化源流和城市精神中的遗传基因。

  如何不负“绿杨城郭”之名?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扬州以审慎的态度,持之以恒推动生态修复和古城保护。

  古城是城市的“母体”,而古城保护却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扬州人在古城保护与利用中始终坚守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不大拆大建,不以“新”换“旧”,保护“古色古香、原汁原味、市井市民”的古城历史空间、街巷肌理和生活形态。

  “东关街位于扬州历史城区东北,是连接大运河码头和两淮盐运司署的主要商业干道,周边街区是扬州盐商定居和文士活动最密集的地区,在明清时期曾出现过逾百座大小不等的园宅。”市住建局名城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设立于2000年,旨在表彰个人及公私部门在保护或恢复区域具有遗产价值的建筑、场所和不动产方面取得的成就,东关街正是扬州古城保护的“代表作”。

  “扬州东关街园宅保护与传承复兴项目从现存古迹的有效保护修缮和展示利用、消失景观的原址重建和开放使用、现代私人生活空间内园宅营造复兴等三个方面,共同推动扬州园宅遗产保护及其营造技艺和文化传统的可持续发展。”该工作人员介绍,项目实施经历数年时间,完成了公、私数十座园宅的修缮或营造工程。

  不仅是东关街,还有仁丰里、皮市街……这些曾经破败杂乱的老街,如今已成为一扇扇“打开”古城的人文窗口。

  “以东关街为代表的扬州古城保护、改造和利用堪称样板,值得更多城市学习借鉴。”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这样感叹。

  沿着东关街一路向东,穿过东关古渡牌坊,便是扬州古运河,这是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眼前的古运河,碧波荡漾,绿树掩映,华灯初上时,更是流光溢彩。近年来,扬州投入巨资对古运河沿线持续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让30公里长的古运河青春再现。

  说起古运河的变化,“老扬州”感叹最多的就是运河三湾。历史上的三湾,凝聚了“三湾抵一坝”的水工智慧,然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这里一度成为城郊工业区,农药厂、制药厂、染化厂等企业集中,环境脏、乱、差。近年来,扬州利用三湾原有运河湿地资源,启动建设3800亩的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搬迁企业、拆除码头、清理违建,实施水系疏浚、驳岸改造、湿地修复,生态环境极大改善,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先导示范段。

  从三湾这个闪亮的“点”、运河这条璀璨的“线”,便可窥见扬州绿色发展的“面”。近年来,扬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扛起长江运河交汇点城市、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城市的生态环保责任,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融入城市肌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等“国家级”名片,今年5月又荣颁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首批“净塑城市”称号。去年11月,还作为中国唯一城市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面向全球发布《扬州可持续发展报告》(英文版),向世界讲述“绿杨城郭”新故事。

  创新性发展

  不止于修复与保护,而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文明更新

  新年临近,扬州花都汇公园迎来了许多买花的市民,人们在花香中边走边逛,很是惬意。

  然而,在七八年前,绝对不会有人愿意来这里——花都汇前身为小茅山垃圾填埋场,曾是市民生活垃圾集中“消化点”,囤积的工程弃土足有23万立方米,建筑垃圾围堰有四层楼高。当时这里不仅臭气熏天,而且存在垃圾堆体稳固不足、沼气含量不明、垃圾渗滤液未收集等问题,对周边小区及市民形成了安全隐患。

  为将“黑水臭山”变成“绿水青山”,扬州市委、市政府花大气力对垃圾填埋场进行专业封场,四周打下数百根水泥柱,对“垃圾山体”整体封闭,通过场区消杀、沼气零排放处理、垃圾渗滤液内部循环处理、雨污分流、营造植被景观等举措,将其建设成园艺体验中心。花都汇2017年4月开园,如今已成为扬城最大的花卉、宠物交易市场,“垃圾山”脱胎换骨变成生态公园、创意街区,实现了完美逆袭。

  在扬州人的发展逻辑中,生态修复和古城保护从来不止于修复、保护,而是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更新。

  东关街剪刀巷29-1号,“广陵琴派”第十一代宗师梅曰强的故居。走近古宅,木门上方悬挂着“左琴右书”牌匾;仔细倾听,悠扬的古琴声袅袅传来……“左琴右书”是东关街园宅保护与传承复兴项目六座代表性工程之一。该工程对传统民居院落及其周边仓库、厂房等进行改造,因地制宜营造丰富园林空间,打造以古琴和图书为主题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如今已开展古琴、洞箫、香道、昆曲等学习培训、技艺交流、表演展示数十场次,再续旧时广陵梦,引得上千琴友纷至沓来。

  距离东关街不远,刚开街三个月的“广陵有盐”街区,同样人流如织。在古色古香的贾氏庭院里品茶,在摩登现代的四岸公所内闲逛……传统美食、非遗文创、沉浸式体验,扬州被多家主流媒体称赞:通过盘活“古城家底”,点燃了消费新引擎。

  市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近五年投资1亿多元,对40多处、1万多平方米的各级文保单位及历史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建成各类文博馆100多座,打造旅游景点、民居客栈、茶吧书吧、创意工作室等,让不少历史建筑、古典园林被创新利用起来,成为文化旅游名城的新亮点。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扬州深谙这样一道“加减法”——古城保护“加”的是创新性利用、“减”的是建设性破坏,生态修复“加”的是绿水青山、“减”的是垃圾污染。

  “市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2200吨,按照传统处理办法,占地200亩的赵庄填埋场(二期)只能使用20年,但通过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其使用寿命可延长到50年。”市城管局负责同志介绍,扬州新(扩)建4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4座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发电和资源化利用处理。同时,注重从源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深入挖掘可回收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位于吴州东路的经开区环卫综合体,每天可完成100吨左右的废纸回收再利用。这些从城市生活垃圾和一般工业固废中回收而来的废纸经过分拣、压缩、打包等程序后,可以直接作为原料供应下游造纸企业。江苏荣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段平介绍,公司每天可回收废纸300吨,一年创造的价值约2.4亿元。

  “扬州市在城市治理和生态修复领域积累了丰富案例,尤其在塑料污染治理、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片区生态修复等方面成效显著,具备向全球城市推广应用的水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然气候部门负责人米雷·阿塔拉表示。

  以人民为中心

  让市民真真切切感受到“绿杨城郭新扬州”成果

  冬日暖阳下,位于东关街的私家园林“祥庐”主人杜祥开和往常一样打开大门,笑迎来自各地的游客。

  “园林多是宅”,曾是老扬州人精致生活的历史镜像,现在的扬州人则掀起了“新造园运动”——这几年,由群众自发自主设计建造的近300个“私家小园林”,散布在扬城各处角落。这些园主多为普通市民,他们自掏腰包在自家院子修小园林,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留住了传统文化,更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吹起一股清风。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扬州推动古城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复兴,同时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在历史街区保护、古城有机更新、完善现代服务、改善居民生活等方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只有广大市民对古城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使古城保护真正落到实处。为此,我们注重调动老城区居民参与古城保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引导他们自发修建小庭院,实现了政府主导和居民参与的良性互动,实现了古城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共同提升。”市住建部门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原居民留在老城,过上现代新生活,扬州对古城300多条背街小巷逐一整治,铺设供电、通信以及上水、下水管网,老城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他们的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百姓在自家建造“小园林”,城市也在为市民建设“大园林”。近年来,扬州系统实施绿杨城郭新扬州行动计划和公园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开放310个公园(其中综合公园38个、社区公园175个、游园65个、专类公园32个),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0.02平方米,相当于每个市民都有一个“绿色客厅”。

  城市越建越好、越来越美,众多市民也自觉加入到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行列。在运河边、长江畔,在大街小巷、公园绿地,经常可以看到捡拾塑料瓶、塑料袋等垃圾的志愿者。这几年,扬州通过精准宣传督导,鼓励社会企业、公益组织、市民群众参与塑料垃圾治理,同时强化分类投放和上门回收,大力实行精细化分拣和资源化利用,建成9座具备塑料垃圾储存、分拣功能的环卫综合体。与此同时,扬州委托中国科学院编制了《扬州市净塑城市基线指标》等5项评估基准,全市共实施废旧塑料回收利用项目10项,年回收利用废塑料20多万吨。

  “扬州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全过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传斌如此评价。

  “城,所以盛民也。”人民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成果的共享者。而今,在扬州,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共同推进古城保护、生态修复工作,让广大市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绿杨城郭新扬州”建设的成果。

  记者 张孔生 吴生锋 刘贺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