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种药辐射14个疾病领域 连云港写就“药”之大者

2023年12月29日 08:44:48 | 来源: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日前在京发布,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3088种,其中有300多种药来自连云港药企,占比达十分之一。

  数字的背后,是连云港这座医药创新全国领先城市对国人健康半个世纪的坚守。

  降低用药成本守护国人健康

  曾经高达10多万元的慢粒白血病年吃药费用降低到仅有6000多元;7万元的非小细胞肺癌药品降低到仅有1万多元;专门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吡咯替尼首次降价就达66.3%……

  这些让临床患者受益的降价药品均指向连云港药企。

  “中国企业拿不出创新药,对跨国公司无法形成有效竞争,中国老百姓就只能花高价买进口药。”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说。

  带着这样的初衷,连云港药企提供300多种“医保药”,让国内患者治病成本不断下降。

  市科技局副局长周梦玲表示,连云港药企凭借高质量疗效、适宜的价格屡屡中标国家医保目录,让老百姓吃得起“便宜药”的准入原则被切实贯彻。

  上世纪90年代,以恒瑞医药为代表的连云港药企从白血病等高发癌症入手,用30多年时间,完成从仿制到创新的跃升。截至目前,连云港医药企业研发的抗癌药物已经覆盖国人三大致死癌症领域,并积极地向罕见病癌症领域迈步。

  其中,最值得提及的是连云港药企研发生物单抗药物的故事。

  作为全球最新的抗癌药物工艺之一,生物单抗药物可广泛地治疗多种癌症。然而动辄60多万元的年治疗费用,让其很难走进“寻常百姓家”。

  为降低价格,恒瑞、正大天晴等药企主动参与中国单抗药物的研发,并成功上市。以恒瑞的注射用卡瑞利珠注射液为例,其进入医保第一年,就推动进口药主动降价。如今,患者使用恒瑞的单抗药物年用药的成本仅2万多元。

  影响国人用药成本的另一个主要病种就是慢病。

  近年来,连云港市药企加快了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等慢病领域的研发进程。今年3月21日,恒瑞医药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试验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及给药。这意味着连云港药企正将全球最新的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技术引入中国,惠及更多的慢病患者。

  目前,连云港市新药研发的领域已经辐射心脑血管、糖尿病、神经类疾病等14个主要疾病领域,并不断将科学家新发现的“靶点”转化为治病救人的新药。

  补齐临床空白让“难病”有药可医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起步比较晚,临床一线还有众多空白地带,要想让更多患者受益,医生需要“新伙伴”的加入。

  “研发中国人的药,将‘中国药’技术搞上来,让更多的患者‘有药可治’。”这是连云港药企一线研发人员的共识。

  为完成这一目标,连云港市药企建立产学研合作、自主研发、商业合作等多模式的新药开发机制,不断提高新药研发效率,一项项补齐临床需求空白。

  同时建立超万人的研发团队,搭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一系列科研平台,平均研发占比超8%。充足的研发资金、现代化科研团队以及同市场接轨的研发思路,让连云港药企成为临床急需领域的“填空者”。

  新疆患者小玉(化名)正是这一道“填空题”的受益者。

  2018年,小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被确诊为罕见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在传统免疫剂和口服激素治疗下,小玉病情一度稳定。但是,这种疾病具有高复发性和高致残性特点,2022年小玉病情复发,出现肢体麻木及突发耳聋等症状,右眼视力急剧下降,3天内近乎全盲。

  正当小玉家人和医生束手无策时,连云港药企传来好消息:豪森药业研发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新药伊奈利珠单抗注射液获准上市。豪森药业总裁吕爱锋介绍,这款创新药不仅是该病的有效药,而且可以降低复发率。

  罕见病新药开发难度大、成本高,连云港药企却孜孜不倦进行攻关,因为有人要靠它“救命”。

  市医药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连云港市药企处于研发期的罕见病新药、孤儿药已达10多种,其中部分药品还通过跨国技术转让的方式在全球开展跨国临床多中心研发,让“中国药”走向世界。

  罕见病新药攻坚解决的是患者个性化的需求,攻坚常见病空白领域,则可以服务更多患者。

  胃癌,欧美国家患者很少,却是中国三大致命疾病。为研发临床急需的胃癌药物,恒瑞医药联合全国38个研究中心开展阿帕替尼临床试验。2014年10月,阿帕替尼成功上市,解决国内晚期胃癌二线无药可用的难题。

  翻开连云港医药企业研发目录,可以看到很多填补国内医药研发空白的新药:恒瑞的吡咯替尼填补了国内乳腺癌细分领域的用药空白;康缘药业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为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新的诊疗方案;正大天晴的安罗替尼是规范晚期肺癌患者的标准化用药……这些新药的加入不仅满足临床需求,更重要的是为国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药品,让他们有药可医。

  截至目前,连云港医药企业已经研发近30款创新药。其中25款新药已经通过医保走进临床一线,成为患者和医生与疾病斗争的“尖兵利器”。

  加速替代提升“好药”可及性

  如今,人民群众对医保药品需求从“有得用”向“用好药”转变。不过,要想增强患者对国产药的信心并不容易。人们需要质量、药效和进口药一样的国产“好药”。

  2018年,爆款电影《我不是药神》将进口药“格列卫”和一种慢粒白血病推到了前台。同年,豪森药业宣布其伊马替尼通过一致性评价。吕爱锋表示,这意味着“格列卫”有了质量和药效一致的“中国药”,实现国产替代。

  谈起国产替代,大多数人都会同“大国重器”联系在一起,但临床用药领域的国产替代意义也不容小觑。

  近年来,国家积极鼓励仿制药的研发,让其以最快的速度来到普通人身边。同别的地方相比,连云港药企对进口药进行国产替代时通常会进一步优化其剂型、工艺。

  目前,连云港市已经有几百个仿制药获批上市,其中有近30款药物成功进入欧美主要市场。随着患者对最佳治疗方法的渴求,研发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新药成为连云港医药国产替代新的追求。

  传统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每餐前打一针调节胰岛素。连云港药企研发的糖尿病新药仅需每周打一针,就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其生活质量。该款药物上市已让百万糖尿病患者获得“新生活”。

  可以说,连云港药企为医保提供的不仅有救命药,还有更好就医体验的药。例如帮助患者化疗止吐的创新药;减少患者做CT副作用的造影剂;可以减少患者做胃镜痛苦的麻醉镇静剂……

  “药”之大者,为国为民。一片小小的药片背后是成千上万的中国家庭。连云港药企正在以不可忽略的力量,成为降低药品价格、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减轻医保基金压力的中坚力量,让中国人吃药不再那么“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