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23日),“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在北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雁彬等出席开幕式。
本次展览由苏州大学、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苏州博物馆等六家单位主办。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受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今年先后在深圳、苏州、北京三地展览。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打破了以往工艺美术类展览以作品为主的常规,以文献的视角展示了苏绣艺术。首次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苏绣发展历程;首次全面征集了苏州刺绣研究所、苏州博物馆、镇湖和海内外私人藏家藏品;更是首次整理了各时期绣谱、针法总结、绣稿、图片影像资料等苏绣相关的文献档案。文献展在深圳和苏州吸引了八十余万人次观展,在北京计划展览到2024年1月1日。
展览分成“春回绣苑”“探索之光”“变革新风”“丝韵万象”四个部分,展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几代苏绣工艺美术大师代表性精品力作190余件(套),以及珍贵的绣谱、绣稿、书籍和影像等档案资料,其中大部分展品是首次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展示。展品既多角度、多层次地体现了苏绣艺术的工艺之美,又系统展示了苏绣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在题材、图案、针法、技巧、风格等方面的探索之思和创新之魂。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唐克美说:“本次苏绣文献展带我们了解了苏绣在每个阶段的时代特点,苏绣艺术人才济济,工艺美术大师人数也是全国绣业最多的。而且他们都在努力创新,苏绣已经站在全国领军的位置,将来还会推动全国30多种绣种朝着经典的道路发展,为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做好服务。”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项目负责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卢朗介绍:“展览在梳理苏绣艺术的本体面貌及其内在逻辑的同时,还呈现其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血脉相连、并行不息的精神联结,展现了党和政府的建设方针以及政策支持对苏绣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折射出中国人‘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充分揭示出国家的繁荣昌盛,是铸就苏绣艺术新辉煌最核心的动力。”
苏州市副市长查颖冬,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苏州大学副校长沈明荣等出席开幕式。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