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宿迁宿豫 “枫”景正好

2023年12月24日 11:12:44 | 来源:速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前不久,在宿迁高新区某食品公司上班的老程带着一肚子火,气冲冲地拉开宿豫区下相街道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的大门,没等进门,先喊出声:“这事有没有人能帮着管一管?”

  觉察到老程情绪不对,下相街道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企民一家亲调解室”负责人陈军连忙上前,一边温声安抚老程的情绪,一边引导他说出事情缘由:“怎么动这么大肝火?快坐下,有什么事和我说说看。”

  事出有因,老程的火气不是平白无故冒起来的。

  老程是宿迁高新区某食品公司的职工,2022年1月9日下午,他在操作机械时不慎导致左手食指受伤,随后被送往医院治疗,其间共花费医疗费用2万余元,工伤鉴定为10级伤残。出院后,老程多次和公司协商医药费、伤残补助等问题,一直未得到满意答复,这才到下相街道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这事的确是你们公司不对。”了解情况后,陈军立即联系宿豫区劳动监察大队、宿豫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及老程所属企业的负责人,进行多方联动调解。最终,在下相街道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的协调处理下,老程与公司达成了和解协议,一场持续一年多的劳资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

  带着怨气来,揣着舒心走,这在下相街道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是常有之事。陈军说:“让群众消除矛盾、满意离去,是我们打造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的初衷,也是我们基层工作者的使命。”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走进下相街道社会治理服务中心,1000多平方米的办事大厅宽敞明亮、布局合理,4个“一站式综合受理”服务窗口“包揽”各种诉求,不时有群众前来咨询、办事,现场秩序井然、运转高效。

  “建立矛盾处理平台不难,难的是如何高效运转起来。”下相街道党工委书记施小军说,为了让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发挥作用、高效运转,下相街道充分整合综治、信访、司法等各方面资源,融合“志愿红”“网格蓝”“天使白”等力量,搭建了综治指挥、诉讼服务、调解联动、信访接待、法律服务、心理咨询“六位一体”的功能体系,群众解决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自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事件124起,完结率100%,受理群众诉求59起,已解决56起。”施小军说,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让基层治理实现了从“一指用力”向“聚指成拳”的转变,成为除政务服务中心外服务群众的“第二中心”。

  下相街道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的成立,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撑,也是宿豫区持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的具体体现。

  管中窥豹,一叶知秋。近年来,为做好基层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让“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从愿景变为现实,宿豫区坚持上下联动、群策群力,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群众满意的好经验、好做法,基层社会治理正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服务转变,呈现出“‘枫’景这边正好”的喜人景象。

  基层之治,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要想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干”字落到实处,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以加强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为主线,2019年,宿豫区探索建立了“一委两站五岗”的组织架构模式,推动资源、管理、服务向基层下沉,有效解决了基层人员力量不足、治理水平不高等问题。2022年初,为了推动各村(社区)“一委两站五岗”组成人员进一步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最大程度激发“一委两站五岗”组织架构模式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宿豫区又在全区村(社区)组织开展了“三事一清单 履职促振兴”活动。

  “按照‘一站岗一项目、抓深抓透一件事’原则,我们要求各村(社区)‘一委两站五岗’组成人员运用项目化思维,围绕发展要事、民生实事、治理难事这三件事,分类分档排定具体的年度项目,并以清单的形式进行晾晒。”宿豫区委组织部党建办主任张大庆介绍,与此同时,宿豫区还建立了“半年赛、区级评、年度述”的推进机制,将“三事一清单 履职促振兴”活动开展成效作为村(社区)干部日常管理、工资晋级、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以考核倒逼村(社区)干部履职尽责、主动作为。

  今年上半年,宿豫区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陆续打响了晾晒比拼的“擂台赛”。在关庙镇的“三事一清单 履职促振兴”半年晾晒评议活动现场,来自全镇6个村(社区)的48位项目领办人依次上台,围绕各自领办的项目“对擂切磋”,争相展示看家本领。“当时我展示的是总投资600万元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刚进行到养殖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关庙镇卓水河村产业发展岗专干张业虎表示,通过参与半年晾晒评议活动,他感受到了推进项目的压力,也激发了推进项目的动力。截至12月上旬,卓水河村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一期已正式投入运营,4套养殖系统、20个养殖单元常态运转,宿迁人将品尝到本地产的鲜活鲈鱼。

  干部在干,群众也不能光在旁边“看”。围绕用好群众路线法宝、凝聚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宿豫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推出了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积分制管理模式,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具体指标,对群众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积分,再给予相应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有效调动了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破解了“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传统难题。

  大兴镇周夏社区是宿豫区最早推行“三治”融合积分制管理模式的村(社区)之一,也是受益最多的村(社区)之一。作为一个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的新合并社区,如何推动村庄融、民心融,带领群众谱写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篇章,是周夏社区合并初期面临的“头道难题”。

  在找到“三治”融合积分制管理模式这个“破题之法”后,周夏社区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积分管理体系,将居民参加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矛盾调解等活动进行量化评分,每月1日组织社区干部和乡贤一起逐户进行考核,根据群众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并打破以往的积分兑换限制,让群众用1个积分就能兑换1包盐、2个积分就能兑换1个脸盆。群众投身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强,参与度、配合度越来越高,社区各项工作很快步入正轨。

  “过去我们做基层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有了‘一委两站五岗’的组织架构模式、‘三事一清单 履职促振兴’的考核担子,再加上后来实行的‘三治’融合积分制管理模式,‘千条线’越理越顺,‘一根针’也变成了‘多点发力’。”周夏社区党委书记陈虎说,如今,周夏社区已经摆脱了发展困境,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这几年还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宿迁市文明村。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激荡的时代风云中俯瞰宿豫大地,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做法恰如繁花盛放、瑰丽多彩:顺河街道创新打造“宿话说”社情民意收集点,常态化开展各类交流活动,搭建起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民意沟通“快车道”;宿豫区民政局探索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服务机制,为群众送上更及时、更贴心的服务和关爱;新庄镇振友社区推行“民事民提、民事民管、民事民督”的议事体系,蹚出了一条振兴村居“和谐路”,荣获“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称号……从阡陌农田到霓虹都市,从社会大事到家长里短,在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道路上,宿豫越走越畅、越走越稳。

  时光流转间,这里“枫”景正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