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日前的一个星期天上午,40多名留守儿童来到盐城市阜宁县益林镇儿童关爱之家,与志愿者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开展红色故事演讲活动。从今年夏天的爱心暑托班开始,益林镇的儿童关爱活动一直延续着,成为该镇留守儿童不散的“爱心班”“希望班”。
今年暑假,该镇共青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社会事业局和盐粒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充分依托镇儿童关爱之家的资源,组织实施“爱心暑托班”,有效链接起青年大学生、公益组织、未成年人保护站等载体,通过社工“护航行动”帮助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未成年群体,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成才。
消息一传开,没想到前来报名的家长络绎不绝。因受条件限制,报名的儿童限定在60人以下。“爱心暑托班”通过爱心陪伴,点亮“一米阳光”。教低龄幼儿童们画图、搭积木,陪伴他们一起玩耍;辅导大龄儿童们写暑假作业、下棋、玩桌游……借“一米阳光”,温暖一颗心灵。
小杨今年11岁,读5年级,父母常年在上海打工,他在家中随70多岁的奶奶生活,平时自由散漫,假期更是整天贪玩。奶奶得知镇上有个“爱心暑托班”,赶紧过来报名。她说,这个班不但能学知识还能和孩子做游戏,真是太及时了。开班中,留守儿童们收到一张张饱含着无限关爱的定制“结对联系卡”。该卡由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送到孩子们手中,每张卡片上都写有志愿者和结对儿童的姓名及联系电话,方便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与志愿者哥哥姐姐们联系,推动解决孩子的心理缺乏关爱、感情缺乏寄托、学习缺乏帮助、生活缺乏支持等现实问题,助力儿童们快乐成长。
益林镇是红色之镇。有新四军三师师部纪念馆、益林战役纪念馆、苏北文工团陈列室、德华医院、华中银行等一批红色遗址遗存,“爱心暑托班”通过赓续传承,同绘“一张蓝图”,推出的“红色铸心”主题教育课堂让孩子们感知党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史。通过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让未成年人在“学、讲、悟”的过程中了解党的奋斗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党史知识“你问我答”环节,大朋友和小朋友们纷纷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通过手绘“复兴蓝图”,一笔一画深情表达出对党的感恩之情和对祖国的美好祝愿;通过红歌教唱,在儿童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今年10月,益林镇“爱心暑托班”被江苏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江苏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通报表扬为“江苏省优秀示范班点”,全县唯一。
起初,“爱心暑托班”计划开班一个月。没想到,到结束的那一天,不少家长表示希望将活动再继续开展下去,这样星期天也能让孩子们有个更好的“家”。这一丰富了孩子们假日的文体活动,在镇社会事业局的努力下,得以持续开展。
从7月10日爱心暑托班开班,到如今5个月20多个星期过去了,益林镇的儿童关爱活动一直延续着。每到周日,这些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们在“爱心班”里学知识、做游戏、话理想,圆“七彩梦想”。(岳天将 马建军 张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