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六批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江苏省共有10人入选,其中盐城市盐都区草莓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董兆付入选。
董兆付,盐都区潘黄街道新民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盐都区草莓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盐都区婧婧果蔬家庭农场负责人,先后获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江苏好人”“市优秀党员”等称号。
敢于担当,践行带民富。董兆付是一个拥有农业情怀、敢于创新创业的人,1994年,因他发展“副业”实现增收致富,被选聘为新民村干部。2007年,他响应政府号召,带领村组干部及种植大户外出考察了全国农村致富典型地区,跑市场、摸行情、找出路,最终锁定草莓产业作为突破口,抱着“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办,创出富民新天地”的决心,不断摸索探究。经过10多年的努力,小草莓变成大产业,以新民草莓为主体的“盐都草莓”被授予“鲜之都·盐都”区域公用品牌称号,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盐都成功申办第十届世界草莓大会。
热心服务,铺就助民路。针对群众不敢贸然种植大棚的疑虑,他一方面“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自己率先投资建设14个大棚,另一方面向村民承诺,帮助他们解决发展设施农业所涉及的土地、资金、技术、品牌以及销售等系列问题,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经过几年的发展,以新民村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应运而生,如今草莓已成为新民村高效设施农业的主打品种,草莓亩均效益达25000元以上。
精益求精,做强大产业。“农户所想,党建所为”是基层党组织创新服务群众的“源动力”。董兆付先后成立了草莓、葡萄、火龙果、哈密瓜、农技专家等党小组,“零距离”指导村民,“第一时间”解决难题。在他的帮助下,农户发展规模种植,户均15亩左右,年收入20万元。全村发展设施规模种植面积4000亩,种植品种已拓展到草莓、葡萄、无花果、猕猴桃、柚子、蜜橘等20多个,成为盐城市区休闲采摘必打卡地。
顺应市场,不断创新高。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发挥科研院所的优势引导本地农户使用脱毒育苗、高架栽培等新技术、新模式,合理配种早中熟品种,延长草莓采摘期达7个月。使用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实行数字化管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95%以上,农产品合格率达100%,“宁玉”等品种连续多届获评中国草莓文化旅游节暨全国精品草莓播台赛金奖。近年来,新民村搭建了300亩智能化程度高、设备先进的高架大棚,出租给村民经营,现已建成全国最大面积高架无土水肥一体化空中草莓基地,成为盐都乡村旅游新热点。
董兆付结合村情实际,聚焦“党建聚民、产业富民、服务为民”,坚持以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将党建融入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民生工程等各项工作中,创出了一条转型发展高效农业、联动推进乡村旅游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强村富民之路。新民村也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园区被认定为“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
(来源:盐都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周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