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平安乡村(小区)建设示范点;建设“平安守望点”;筑牢燃气管道安全“防火墙”和开展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增设电动自行车棚消防喷淋设施……12月12日,2023年平安护民十项举措实施情况评估活动举行,这些紧贴惠民主题、突出平安实效、聚焦群众关切的举措,获得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该活动开展7年来,已累计推动完成70项平安护民举措,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年初,市委平安办向54家市委平安南京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征集平安护民举措34条,最终确定“培育平安乡村(小区)建设示范点”等10个项目为2023年平安护民十项举措,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这一年,南京市各部门围绕平安护民主题,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人身财产安全方面突出问题,积极创新平安护民工作。
市司法局、市妇联承担“开展万名调解员进网格、进万家活动”平安护民举措,开展矛盾纠纷调解进社区、村居、医院、学校、企业等“五进”活动,推动企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推进家事调解村(社区)工作室全覆盖,打造“公调对接”和“医患纠纷调解”升级版,提升矛盾纠纷调解率,全年调解矛盾纠纷不少于16万件。
截至11月底,全市各类人民调解组织累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5万余次,预防纠纷5000余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28万余件,实现95%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未发生因调解不当引发民转刑案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近年来,全国一些地方城镇燃气事故频发,严重冲击人民群众安全感,反映出燃气使用端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市建委承担“筑牢燃气管道安全‘防火墙’”平安护民举措,将全市液化石油气用户橡胶软管更换为燃气专用金属包覆软管及配套减压阀,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安全用气防线。
液化石油气居民用户“安心管”免费升级行动已连续两年入选南京市民生实事项目。两年来,全市累计完成置换15.7万余户,其中2022年完成6.8万余户 、2023年完成8.1万余户。自2021年以来,南京市液化石油气发生事故数逐年下降,获得市民的支持和好评。
市消防救援支队承担“增设电动自行车棚消防喷淋设施”平安护民举措,该安装任务也被纳入南京市民生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南京市已完成电动自行车车棚增设简易消防喷淋设施保护面积达38万平方米的工作任务,有效遏制了车棚火灾蔓延扩大、“火烧连营”的现象发生。
市委平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将按照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平安江苏要求,继续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编制新的平安护民、政法惠民举措,提升平安南京建设质效。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