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共此青绿 同向胜利

2023年12月17日 09:51:38 | 来源:速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进入12月,洪泽湖湿地总会迎回一群特殊的老朋友,它们或是悠然自得地在湖上翩翩起舞,或是引吭高歌,或是一起直冲云霄,场面甚是壮观。这些越冬候鸟经过漫长的迁徙之旅,胜利抵达了“胜利”,带来独家的冬日浪漫,也带来了泗洪县临淮镇胜利社区最美的冬景。

  今年是洪泽湖江苏省管水域全面实施10年禁渔期的第三年,也是胜利儿女由陆续搬迁到整体上岸的第10年。“一别两宽,各自安好。”曾是胜利渔民对洪泽湖说过最动听的情话,如今他们又用全新的生活重新拥抱这片大湖。

  “‘起居三米舱,捕鱼换口粮,一舱点灯三舱亮,祖孙三代宿一舱。’这话可以总结和我差不多年纪的胜利人的大半人生。”胜利社区70岁的老渔民王兆发回忆起当年的船上生活说,在船上出生、长大、漂泊……漫长的时光里,他时常向远方眺望,可目之所及的只有壮阔又无边的水面。

  谁能不想上岸呢?

  地处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胜利社区,原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渔村,九成村民以捕鱼养蟹为生。几十年来,以船为家的胜利儿女就生活在这片水域上,但粗放的养殖方式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捕捞行为,曾一度让洪泽湖“伤痕累累”,苦不堪言。

  “环境差了,湖里的收获越来越少,我们这些靠湖吃饭的人生活就越来越困难了!”面对环境恶化,王兆发和村民们心里都很难受。

  转变从10年前开始。2013年,临淮镇开始实施渔民上岸工程,对胜利儿女来说,虽有不舍,但是,这个消息又像一缕阳光照进了潮湿昏暗的船舱。

  再见了!那段与风浪抗、与严寒争的岁月。再见了!那段“漂泊不定”的时光。

  靠着政府的奖补资金和农房改善补偿款,渔民“上岸”住上了楼房,村子变成社区,而胜利这个名字被留下了。

  上了岸,就皆大欢喜了吗?

  “上岸不减收,退捕不退步。”这句口号曾一度在胜利口口相传、喊得很响。上岸后,一部分渔民改了行,另一部分则重操旧业。当地政府创新“飞地养殖”,帮助养殖户在周边地区租赁、新建塘口,搞起了生态养殖。胜利渔民得以重返“职场”,段广玉就是其中之一。

  “这批货发往厦门,那批发去昆明,物流车马上从我这里出发,您放心,保证都是精品蟹!”距离胜利社区不远的一处塘口,段广玉电话不断,忙着与订购商接洽。

  如今,将近五成的胜利上岸渔民抱团继续发展养殖事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胜利的螃蟹从这里“爬”向全国,也给他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段广玉说,过去,渔民走水路,往返一趟买生活用品、养殖饲料,需要半天甚至一天时间。如今渔网连上互联网,胜利人不仅生活和互联网相连接,还将水产卖到了全国各地。今年螃蟹上市后,他家的销售额已经突破千万元。

  岸上的天地更广阔!

  守一湖清水,助一方发展。近年来,胜利社区在退渔还湿区域成立了“水上生态牧场”合作社,广泛种植芡实、菱角、香莲等水生经济作物。合作社优先选择就业难的居民从事管护工作,年底还能得到合作社分红。“水上生态牧场”在改善水体环境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2022年,胜利社区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108万元。

  “这是我家房子改建成的民宿,生意可火了,想住得上网预定!”在当地一个小区,50岁的马明强利用闲置房屋入股了社区的渔家风情主题民宿项目,每年都能拿到一笔不薄的分红。和他一样,过去一些吃“养殖饭”的渔民,如今吃上了“旅游饭”。

  在民宿项目的不远处,“胜利家园就业微项目工作室”里,33岁的黎文和工友们正脚踩着缝纫机,在一旁玩耍的是她3岁的女儿。

  “我刚从外地嫁到胜利的时候,不是没有过顾虑。”在黎文心中,美好的爱情让人着迷,幸福的生活同样让人向往。可自己的下一代,是否还要延续这种“晃荡”的日子?

  她的顾虑被打消了。新婚后,黎文一家在岸上买了新房。如今,她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我们的宝宝快能上幼儿园了!上学不愁、就医方便,赚钱顾家两不误,这些正是我向往的生活。”黎文说。

  成就源于奋斗,胜利来之不易。在寻求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胜利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得以重塑。胜利社区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结束语

  10年禁渔,守护一湖碧水,胜利渔民的人生轨迹也随之改变。上岸时,胜利人以为之后的生活是与洪泽湖的“一别两宽,各自安好”。事实上,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她,而是以一种新的姿态与洪泽湖更好地相处,奏响了一曲“共此青绿,同向胜利”之歌。

  在这首“歌”里,我们“听到”了生态、富裕、和谐……也让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国式现代化,是历史命题,也是时代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宿迁更是深知其中要义,2022年12月9日,在中共宿迁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上,宿迁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

  2023年12月7日,距离“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近一年时间,宿迁日报社全媒体采访团队带着思考出发,在宿迁大地寻找答案。

  一路走来,循着美丽乡村的沁人气息,跟着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我们看到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中,宿迁各项事业始终沿着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的方向前进。我们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主角,他们扛起光荣使命、谱写新的篇章,让中国式现代化在宿迁大地展现出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我们看到,“人民立场、人民至上,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在宿迁成为现实……

  时代出卷,宿迁答卷。从《老“桩”枝头 春深似海》到《“唐”风“圩”里 美美与共》,从《澎湃“振友” 幸福“拔节”》到《深“根”沙巷 蔚然成林》,从《“花”赋颜圩 如画如歌》到《共此青绿 同向胜利》,我们用笔墨和镜头,记录下宿迁在努力书写这份时代答卷时,留下的精彩瞬间。这些瞬间,是见证、是缩影、是激励!

  时光不语,却见证了一切。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二三年发表的新年贺词,依然在我们耳畔回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宿迁,这座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必将推动更多乡村走向繁荣、富强、和美,为中国式现代化打造出更多“宿迁样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画上宿迁最美一笔!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