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碗醇酒,献一束鲜花……初冬的清晨,盐城市大丰区西团镇新中村2组村民秦长美带着花束来到离家5公里的西团镇新中村公墓,祭奠一名无名革命烈士。
这位无名革命烈士,秦长美和父亲秦国保已经接力守护了70余载。“从小,我就经常跟着父亲一起祭扫这位无名英雄。”67岁的秦长美激动地告诉记者,“20年前,父亲去世,临终前他特意叮嘱我,让我务必继续守护好这位无名革命烈士,说‘那是咱的亲人,不能让他孤独,咱要一直管下去!’”。
70余载的守护,在秦长美眼中,他们不是简单地看守这座墓碑,而是革命历史的守护者,守护着一段令人难忘的英烈故事。
时间回拨到1947年的一个冬天,敌人来大丰区西团镇一带扫荡时,与解放军一名山东籍侦察兵遭遇,在姚家墩东侧,这名侦察兵被反动派追击时,慌不择路,从龙游河的北岸向南岸泅渡的过程中,被北岸的敌人开枪打死。烈士牺牲后,由于无人知晓也无人为他料理后事,后经新中村两名老共产党员高进美、秦国保发现后,便将这名无名英雄妥善安葬在当时一个叫五路车路的地方。虽然不知道这位革命英雄的姓名,但淳朴的村民知道,他的牺牲是为了老百姓,多年来,周边的村民一直守护着这座烈士墓。
秦长美回忆,大约在50年前,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七十年代,西团人民公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平田整地运动,秦长美的父亲秦国保和高进美作为当时的生产队队长,主动提出将无名烈士墓迁葬到了新中村公墓墓园内。迁葬后,无名烈士墓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大雨过后或耕种时节,秦国保都会带着家人一起为无名烈士墓添土或清理杂草。“那时候我还小,但也经常陪父亲一起去,远远地看着年迈的父亲躬身整理墓地,用手背擦脸上的汗水……这些画面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回忆起往事,秦长美眼睛里噙满了泪花。
“我的三叔秦国山也是一名革命烈士,当年他牺牲后,我的父亲和家人就将他安葬在了无名烈士墓旁边,两位烈士的墓一东一西,三叔秦国山烈士墓在东侧,无名烈士墓在西侧。”在秦长美家中,他一边说一边从卧室抽屉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本珍藏多年的书《山海烽火(1923-1949)》,据了解这本书是由当时的中共大丰县西团镇委员会编印,里面详细记载了1923年-1949年发生在西团镇的革命斗争故事,在书中第191-192页记载:“秦国山,男,新中村人,1927年9月生,1946年8月参加革命,1948年4月在太兴县口岸因战牺牲,牺牲时是二分区独立团战士。”正因如此,秦长美对革命烈士更多了一份崇敬之情。
2002年,80岁的秦国保老人去世,秦长美便义无反顾地接过守护无名烈士墓和三叔秦国山烈士墓的重任,20多年来,他也像自己的父亲一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守护着这座无名烈士墓。
2012年前后,盐城市民政部门启动了“慰烈工程”,一大批散葬的烈士迁入烈士陵园集中安葬。秦长美的三叔秦国山烈士由于资料详实,“大丰烈士英名录”及西团的相关史料上都有其姓名,被批准迁葬在西团镇烈士陵园安葬,秦长美也提出让无名烈士迁入烈士陵园,但由于年代久远,民政部门无法查找任何线索和资料证明无名烈士的身份,因此无名烈士只能继续在原地安葬。
岁月流转,秦长美父子接力守护无名革命烈士墓的事迹在当地传开。2021年4月,西团镇新中村党支部出资在新中村公墓原址修建了革命烈士墓,并竖起墓碑。碑上鲜红色的五角星和“革命烈士之墓”的字样,仿佛在讲述着当年革命英烈们无畏生死前赴后继的战争故事。
如今的秦长美,除了“守墓人”,还多了一个身份——义务讲解员。他每年义务给来访者讲述当年革命战士不屈不挠的英雄故事,还教大家唱红歌,教育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岁月无声流淌,70多年过去了。新中村公墓内,松柏参天,一片肃穆。松柏下,烈士长眠,尽管人们已经无从知道他的姓名,更无法找到他的家人,但秦长美觉得,只要他在一天,“我就是他的家人,我就是他的后人!”在这里,他守护着革命烈士的忠骨,更守护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革命烈士虽然牺牲了,但他却把忠诚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留在了西团,留在了卯酉大地,我会把这个故事一代代讲下去,这是光荣的使命。”秦长美坚定地说。
不同时代,都有英雄,为了我们,为了祖国,视死如归!这些英雄烈士,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烈士具体姓名不详,年龄不详,山东籍人,于1947年左右到西团侦察敌情,暴露行踪被敌军子弹击中要害后壮烈牺牲。为帮烈士早日找到亲人,欢迎社会各界给我们留言,或拨打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办电话0515-83238009,提供英烈亲属相关线索。致敬最可爱的人,帮他们找到亲人,需要你我一起努力!
(来源:大丰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