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作为缺牙修复的重要方式,逐渐成为缺牙患者改善生活品质的重要选择,但动辄上万元的价格,却让很多患者叫苦“种牙贵”。
围绕国家、省医保局决策部署,今年4月1日起,常州市医疗保障局开展了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对医疗服务费用、种植体系统和牙冠开展“三位一体”综合治理,实现了单颗常规种植医疗服务价格、口腔种植体系统、牙冠价格及单颗常规种植次均费用及单颗常规种植例数“三降一升”,常规单颗种植费用费用降幅50%以上,次均费用降至5000元左右,极大地减轻了群众负担,解决了“种牙贵、种牙烦”等民生痛点。
据了解,针对医疗服务价格,市医保局采取了单颗常规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明确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单颗常规种植医疗服务收费最高价分别由8500元、11635元调控为4171元、3752元,降幅分别为50.6%、67.75%。
针对种植体系统和牙冠耗材,市医保局组织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及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共135家参加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和牙冠省平台挂网采购,公立医疗机构种植体系统价格、牙冠价格最高价分别由6522元、6000元调控为1855元、656元,降幅分别为71.55%、89.06%;民营医疗机构种植体系统价格、牙冠价格最高价分别由3214元、1600元调控为2441元、800元,降幅分别为24.05%、50%。同时,集采、挂网产品均为国内、外主流品牌,实现了提质降价。如国产种植体系统(创英)、韩系种植体系统(奥齿泰)、欧美种植体系统四级纯钛最高价分别由3138元、3281元、6522元调控为747元、771元、1855元,降幅分别为76.20%、76.50%、71.55%。
此外,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单颗常规种植次均费用最高价也分别由12300元、15200元调控为6682元、4772元,降幅分别为45.67%、56.64%。
在价格“三降”的基础上 ,市医保局还实现了单颗常规种植例数上升。专项治理前,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开展口腔种植服务总例数分别为1709例、6442例(数据统计区间为2022年4月20日-9月30日),治理后分别为3188例、8089例(数据统计区间为2023年4月20日-9月30日),增幅分别为86.54%、25.56%,通过综合治理实现了更多人的种植牙愿望。
下一步,市医保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综合监管,巩固治理成果,确保公立医疗机构的种植体系统和牙冠耗材按挂网价格“零差率”向患者收费,并引导更多民营医疗机构主动承诺参加专项治理。同时,倡导各类医疗机构在落实口腔种植医疗服务全流程调控价格的前提下,向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确保口腔种植“降价不降质” 。
(马晨晞 朱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