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东南部片区黄花塘镇,旧铺陈芳果木种植家庭农场的400多亩的碧根果陆续成熟,进入采摘期。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碧根果。盱眙县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优化南部片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山地高效农业,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强化科技支撑,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
“我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了16年,11年前开始种植碧根果,度过前几年的挂果期后,现在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陈芳果木种植家庭农场主司传虎告诉记者。“真正让我下定决心购买农业特色机械是2021年,当时我身体不太好,农场有400亩地,大约有5000棵碧根果树需要打药,到处找不到人,当年的果树收成比往年低很多。”
经过10年来的自我积累与发展,陈芳果木农场承包了荒山500亩,种植碧根果400亩、其他种植100亩,林间套种黄豆、西瓜、油菜等经济作物及林下养殖,总投资达500万,碧根果年产量近17.5吨,配套了农业器械30余台,实现了种植、施肥、病害虫防治、采摘、净果、烘干、分拣、榨油等主要环节全程机械化。近年来陆续获得了“盱眙县丘陵山区薄壳山核桃示范园”“江苏省农科院碧根果工作站”“淮安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碧根果产学研合作基地”等称号。
走进司传虎的农场时,他正在操作碧根果采摘机械,摇树机配上果帘,只需要三十秒钟就可以采摘完一棵树。“这种摇树机采用短频震动,可根据树体大小调节震动频率。以前20个人连轴转一个月才能摘,现在5个人一周就能收完,大大提升了效率。”司传虎娴熟地驾驶机器走在林间,“山上土地肥力差,涵养水源能力弱,我们引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用管道灌溉系统,实现精准灌溉、施肥,保障果树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分。”
刚开始种植经验不足,行距小,地面上长满了杂草,果树没有足够的营养和光照。“除草机除草时转不开,请教有经验的农场主说,要保证树间距达8米以上,即使林间套种也不影响光照、除草。”“果树生长时间长,林下可以种植红薯、毛豆、小麦,丰收期和碧根果错开,忙闲有序,还能增加收入。”提到每亩地的产量,司徒虎打开了话匣子,“亩产300多斤,均价在20多,每年每亩地能收入7到8千块钱,稳定后预计每亩年收入在万元以上。”
随着种植面积与产量增加,净果、烘干、智能分拣和色选分拣设备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停满大大小小农机的标准化农机库里,司传虎如同阅兵的将军,“这是打药用、这台除草用、榨油用这个……总共有30多台套,现在我的农场种植管护和初加工都实现全程机械化,光是打药机我就有3台,适应不同坡度的山地。”盱眙南部片区地处丘陵地带,火山岩土壤,矿物质含量高,同样的品种在这里口感好过平原地区。今年盱眙碧根果全面进入丰产年,市场行情走俏。广州、浙江和天津等地坚果采购商纷纷驱车前来订购。“未分拣的果子卖不上价,只有按照一级果、二级果和三级果的规格分类好,才能卖出好价钱。小果实可以直接榨油,提高经济效益。我这两台设备造福了方圆三百里的种植户,隔壁镇的种植户都带着果子来筛选分类。盱眙已形成规模市场了,没有智能分拣筛选设备,果子再好也只能听买家的。”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乡村旺。做好“土特产”文章,才能以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装备支撑,在延长、拓宽农产品产业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借助高效全程的农机示范效应以及碧根果产业发展,司传虎还计划在农场周边建设游客中心,承接团建活动,提供游客采摘游玩,打造垂钓、餐饮、住宿一条龙服务,带动盱眙东南部片区农文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