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已经进入了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份——12月,冷空气也开始发威,无锡进入了速冻模式。
12月1日早晨最低气温只有2.2℃,而就在今天,无锡迎来今年下半年第一个“零下”。
今天早晨5:40,气温达到-2.6℃,大部分市民朋友在睡梦中度过。
早起的网友捡起一块冰,打趣道“这是无锡今年入冬以来第一个结冰的早晨。”
好在今天有阳光相伴,气温回升很快,9时已经超过7℃,明天的气温相比今天还能再往上升高一些,这个周末天气不错,白天也仅仅需要穿厚一点点,很适合出门放松心情,欣赏风景,让疲惫已久的身心得到解放。
别看今天气温跌破0℃,但可以预见,它很快要会触底回升,虽然明晨最低气温还是在零下,为-1℃,但冷空气影响接近尾声。未来一周,又会上演熟悉的升温“套路”,预计下周又要回归暖暖的节奏了,无锡将离零下远远的。
目前气象资料显示,未来一周无锡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阳光几乎全勤,其中12月4日和9日天空云量较多,随着这波冷空气影响结束,气温逐渐升高,7—9日最高气温将会回升至20℃左右,从今早的-2.6℃到过些日子的20℃,这难道又是过山车?
没关系,无锡人经常乘坐这样的“过山车”,已经习以为常。
再来看看全国范围——
今天(12月2日)起,中东部开启升温进程,此轮升温将一直持续到下周中期,西北、华北南部、黄淮、江南多地或将体验同期少见的温暖。降水方面,明后天新疆北部将有一次明显雨雪过程,局地大暴雪,南方阴雨增多。
至于大家关心的今年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官方预测来了。江苏省气候中心发布2023/2024年冬季气候趋势预测,一起来看看吧。
↓↓↓
01
前期海洋和大气特征
2023年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和西印度洋地区海温明显偏暖,海洋性大陆海温偏冷,印度洋全区一致模态指数(IOBW)、印度洋偶极子海温指数(TIOD)为正位相,北大西洋三极子海温模态(NAT)为负位相。综合近期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气演变特征以及国内外多种气候动力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一次中等强度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将在今年冬季发展至峰值。
2023年10月全球海表温度距平场
2023年10月,亚洲中纬度500hPa位势高度场为纬向型,阻高不活跃,经向度弱。乌拉尔山以西的邻近地区为低压中心,西伯利亚高压偏弱。副高面积偏大、强度偏强,西伸脊点以偏西为主,副高脊线以偏南为主。我国大部分地区被正高度距平控制,受下沉气流影响,我省平均气温以偏高为主,降水量以偏少为主。
2023年10月500hPa位势高度(等值线)及其异常场(阴影),红色等值线表示气候平均
02
历史气候概况
降水:冬季(12月—次年2月)降水量全省多年平均(1991—2020年)为118.4毫米,其中淮北地区69.3毫米,江淮之间120.2毫米,苏南地区167.4毫米。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1997年,全省平均214.4毫米,较常年偏多81.1%;最少的年份是1967年,全省平均为35.6毫米,较常年偏少69.9%。
气温:冬季(12月—次年2月)平均气温全省多年平均(1991—2020年)为3.9℃,其中淮北地区2.6℃,江淮之间4.1℃,苏南地区5.1℃。平均气温最高的年份是2019年,全省平均6.0℃,较常年偏高2.1℃;最低的年份是1967年,全省平均为0.2℃,较常年偏低3.7℃。
03
气候趋势预测
今年冬季(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全省平均气温总体以偏暖为主,雨雪量总体以偏多为主。具体预测意见如下:
预计今年冬季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地区较常年偏高0~1℃。气温阶段性特征明显,冷暖变化幅度较大,前冬偏暖,后冬接近常年。预计极端最低气温淮北地区-11—-7℃,其他地区-6—-2℃。
预计今年冬季雨雪量淮北地区接近常年同期,其他大部地区较常年偏多0~2成,其中苏南部分地区偏多2成以上。
图3 2023/2024年冬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a)和平均气温距平预报图(b)
04
气象灾害及防范应对措施建议
今年冬季后冬出现冷空气活动频繁、冷空气强度强、降水偏多的概率较大,需关注伴随强冷空气活动可能出现的阶段性低温和雨雪天气过程,建议防范其对交通出行、能源保供、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预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到2024年春季。
自2023年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以来,5至10月关键区海温指数持续呈现快速增温趋势,已经连续五个月超过0.5℃,达到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其强度为中等,类型为东部型(即海温暖中心位于赤道东太平洋)。
预计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到2024年春季,关键区海温指数峰值将出现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
2023年或将成为185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
厄尔尼诺事件在热带太平洋地区主要通过加热大气,使得全球温度升高。研究显示,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区每升高1℃,将会使全球年平均温度上升0.12℃。一次中等或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通常大约能够使年平均的全球表面温度上升0.1℃至0.22℃。
随着2023年5月以来的逐月最暖纪录的出现,较有可能打破2016年最暖年这一纪录,2023年或将成为185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
对了,最后还想提醒大家,11月中旬以来,锡城已经近半个月没下过雨了,天气特别干燥,火险等级较高,日常取暖、用电用气、外出郊游等一定要重视用火用气安全。
(来源:无锡日报、无锡气象、江苏气象、央视新闻 图源:@斗山星辰、@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