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大丰建川养殖基地发现野生丹顶鹤!

2023年12月01日 15:29:48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2月1日,记者获悉,近日,有观鸟爱好者在盐城大丰建川养殖基地拍到数只野生丹顶鹤。

  丹顶鹤为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湿地之神”,对栖息地的要求非常严格,一般觅食、繁殖都在水深20—40厘米的水域中。

  盐城生态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受丹顶鹤喜爱,是世界野生丹顶鹤西部迁徙种群的最大越冬地。历史上,盐城最多观测到1000多只丹顶鹤来此越冬,它们会从10月末一直停留到次年3月再返回北方。

  据了解,盐城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地分为两块区域,一块是南部(YS-1)区域,一块是北部(YS-2)区域,两个区域隔大丰港南北相望,间隔约30千米。以往从北方来的丹顶鹤一般在北部(YS-2)区域越冬,只有少量飞到遗产地南部(YS-1)。

  而此次丹顶鹤出现的地点,是在遗产地南部(YS-1)缓冲区,这里此前并未发现丹顶鹤。

  盐城大丰建川养殖基地位于南部(YS-1)缓冲区内,以前是淡水鱼养殖区。随着盐城湿地保护力度加大,同时为响应英国剑桥大学 、韩国庆北大学等国际专家在“2019黄(渤)海湿地国际会议”中的提议,大丰建川养殖基地开展生态修复项目,总面积约1620亩的土地得到修复。这一地块也成为盐城市首个“农业+”生态修复试点,2019年开始实施“退渔还湿”工程。

  2020年以来,该地探索“为鸟留食”的“生态+农业”模式,推广“金融+生态”创新试点,致力打造出既为鸟类提供更友好栖息地,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生态示范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建川养殖区生态修复工程的部分资金来自碳排放权质押的融资。这是“黄海湿地生态银行”于2022年5月启动研究和试点工作后落地的首个贷款业务,也是江苏首笔湿地修复蓝色碳汇远期质押贷款,还是全国首单基于自然的鸟类友好型生态修复蓝色碳汇金融创新项目。

  如今修复区内农作物生态种植,不使用化肥和农药,采取稻谷部分收割的模式,在耕地中保留部分稻谷作为鸟群的“口粮”。同时秸秆也为鸟类繁殖、夜栖及避险提供场所,谷物售卖的经济收益则作为后期的管护经费,从而实现“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

  研究者认为,该地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后,环境得到了提升,越来越多的鸟儿来此栖息、觅食。

  近年来,盐城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试点开展“生态岛”建设,探索实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着力打造沿海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区域。从“与鸟抢食”到“为鸟留食”,既还湿于鸟,又还绿于民,一个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为鸟类等更多生物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新家园。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胡艳  通讯员/盐环轩)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