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镇江35个项目成功入选,京口面塑就是其中之一。京口面塑技艺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汉代,作为这一项目的传承人,张娟与面塑结下了20多年的不解情缘。
在张娟的工作室里,陈列着上百件色彩绚丽、神形兼备的面塑作品。有惟妙惟肖的神话人物,也有年轻人喜爱的手办。从服饰到表情,细腻逼真,每一点细节,都精致到极致。
“传承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我已经是第四代传承人了。”张娟告诉记者,制作面塑,讲究巧、快、准、润、炫,即设计巧妙、手法快速、制作精准、外形柔和、色彩炫丽。为了防止面团变干,需要在几十秒内制作,一气呵成,手不能抖动,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张娟的面塑作品造型精准,生动传神,在古韵中透出现代美。今年,她设计制作的“西津商埠”系列面塑获得了省级奖项。
面塑技艺需要传承与发展,近年来,张娟致力于探索非遗项目与学校课程的融合,连续多年获得“优秀公益讲师”“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面人可以用做工艺品、摆件、挂件、墙体的立体画等方方面面,到学校进行普及,可以让面塑技艺得到更好地推广。 ”张娟说。
在市宝塔路小学的面塑课堂,同学们仔细看、慢慢学,跟着张老师一起或揉、或搓、或捏,体验非遗艺术的魅力。
四(一)班学生裴彦森说:“面塑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们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市宝塔路小学副校长杨洋表示,在张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孩子手中的一团面,沿着教育“双减”之路,开出了一朵非常美丽的手工文化之花,这个社团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
在秉承传统的同时张娟还陆续创作出了融合现代审美的“佛系列”“萌系列”等作品,将面塑技艺与时下流行的手办相集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未来她还会去尝试做更多将传统非遗面塑和文化创意相结合的作品,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传统技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