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候鸟迁徙持续进行中。日前,央视《新闻直播间》特别报道10分钟直播盐城,关注东方白鹳等大批越冬候鸟,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11月2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又一次聚焦盐城条子泥湿地啦,关注66只卷羽鹈鹕飞抵条子泥湿地换羽。
追随候鸟足迹,央视记者来到了条子泥湿地,这里是世界自然遗产地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核心区域,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的关键节点,每年是有超过数百万只的候鸟在此中转停歇或者越冬。
十多天前,央视记者也是在这儿关注候鸟迁徙,那个时候很多的候鸟已经如期而至,有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红头潜鸭等等。
在条子泥湿地,候鸟迁徙的时间节点和动态特别清晰,比如说每年的3月到6月,是黑嘴鸥迁徙到这里筑巢繁衍;7月下旬到 11月上旬,是勺嘴鹬和各种鸻鹬类候鸟秋迁换羽的季节;而从10月上旬开始到第二年的3月,是各种雁鸭类候鸟和鹤类越冬的时间。
这段时间,央视记者跟随生态摄影师一起进行持续的跟踪拍摄,记录到了明星候鸟卷羽鹈鹕已经抵达条子泥湿地。卷羽鹈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从10月中下旬到11月底,它们都将在这里进行换羽,之后其中大部分要继续往南迁徙,也有一小部分会留下来在这里过冬。
卷羽鹈鹕是一种群居的候鸟,在身后这一片广袤的滩涂上,经过连续的追踪,已经记录下了三个卷羽鹈鹕的群落,它们少的有三五只,多的时候有20多只。
卷羽鹈鹕是大型涉禽,它们的翅膀张开之后能够达到三米多,个头也很大,有一米六到一米八之间,跟成年人的个头差不多。卷羽鹈鹕的头顶冠羽自然弯曲,很像是在理发店做的“离子烫”,这也是它们名字的由来。
卷羽鹈鹕的捕食也很有特点,它们的嘴又长又大,捕食的时候,把鱼虾和水一起捞进嘴里,而嘴的下方有一个很大的喉囊,这个喉囊就像一个大的网兜,在过滤掉水之后,这些鱼虾就留在网兜里面。卷羽鹈鹕一次捕食就能够吃下差不多一斤多的鱼虾。
这个时间卷羽鹈鹕正在换羽,所以它们翅膀上的羽毛看上去长短不一、参差不齐,灰褐色的长长的繁殖羽正要换成新长出的越冬羽。因为条子泥湿地滩涂有丰富的口粮,所以这些候鸟在这里中转停歇,把身体养得壮壮的,换好羽毛之后,就可以继续的南迁到更加温暖的地方。
经过这几天持续的跟踪拍摄,据专家介绍,近几年卷羽鹈鹕在条子泥湿地被观测到的数量有所增加,前年记录到了40多只卷羽鹈鹕,在去年的时候,这一数量已经增加到60只,而在今年,最多的一次观测到的卷羽鹈鹕数量已经达到了66只。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