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孙子”,真诈骗!南通市一老人被骗20余万

2023年11月25日 12:28:08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年来,电信诈骗屡见不鲜,花样和招数也是层出不穷,不法分子更是将目标瞄准,缺乏防范意识的老年人群。11月25日,记者从南通警方获悉,近日,该市一老人被“假孙子”骗了。

  事发当天上午,一通电话打到了林爷爷家的座机上,老式座机无法显示来电号码,“爷爷爷爷,快来救我!”有点耳背的林爷爷听到自己“大孙子”的喊声,心一下子提起来了,以为真是自己孙子,“孙子”说自己在学校厕所,不慎将人推倒摔伤,现在被派出所扣下了,需要交九万保证金,才能离开派出所,求爷爷立即转账保自己出去,并请求老人千万不要告诉爸妈。

  老人一听便着急了,立即到银行柜面转账,将九万元汇入“孙子”所说的银行卡内,回到家后林爷爷又接到“孙子”的电话,称需要垫付十四万元医药费才能回家,林大爷又火急火燎去银行,将十四万元钱转入指定账户,期间“孙子”还一直催促,称如果拖延,会对自己以后的前途有很大影响。直到晚上,林爷爷估摸着“孙子”应该离开派出所了,才拨打了手机里存的孙子手机号码,这才得知孙子一直在寝室,哪儿也没去。

  警方给市民解析了诈骗套路:

  1、冒充孙子紧急求助

  骗子假借孙辈的身份,以“我打伤了人”“被警察抓走”等突发事件制造紧张氛围,让老年人陷入紧张焦虑而忽略辨别真伪。

  2、要求转账并且保密

  骗子以“保证金”“赔偿”等由头提出转账要求,并以“退学”“坐牢”等严重后果让老年人产生担忧畏惧情绪;同时,为避免老年人亲属发现端倪、揭露骗局,骗子以“担心责骂”等理由,利用老年人爱孙心切的心理要求老年人秘密汇款。为应对柜面转账银行人员提问资金用途,骗子会提前教老年人相关话术,防止银行工作人员察觉骗局。

  3、持续开口讨要钱财

  骗子会以“保证金”“保释金”“伤者医疗费不够”等理由要求老年人持续汇款,或编造更为严重的后果,如“面临判刑”“前途受影响”等,持续制造紧张氛围让老年人陷入恐慌。

  4、诈骗成功失联消失

  一旦老年人不再汇款,或被亲友发现揭穿骗局,骗子就会立即切断所有联系消失不见,老年人很有可能因证据意识不强、反应速度较慢等错失挽损良机,或因提供的信息不全、不足,给侦查办案增加难度。

  警方提醒 

  1、年轻人要多给老年人普及反诈知识,多提醒老人注意家中座机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如发现老人有为晚辈转账汇款信息或行为,一定了解核对、报警咨询。

  2、告知老人如若无法通过声音辨别来电,可用亲友小名、生活习惯等较私密的问题提问验证。对于对方提出的各类突发状况,务必联系其他亲友进行核实,不可轻信一面之词。对于对方提出的转账汇款要求,务必与家属亲友商议后再做决定,不可直接转账汇款。

  3、也要和老人强调,如不慎被骗,应第一时间报警,并提供对方收款账户等关键信息。

  (《零距离》记者/胡艳 通讯员/小倪 黄萧潇 编辑/徐玮琪)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