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会数学教育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宁召开

2023年11月24日 17:34:46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1月24日,中国数学会数学教育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作大会报告,强调"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本次会议由中国数学会数学教育分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承办、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与教师教育学院执办,江苏省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等多个单位协办。

  本次会议是中国数学会数学教育分会正式成立后正式召开的第二次学术年会,围绕中小学数学课程与教材研究、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等13个议题进行学术研讨,共计1200余人参会,收到412篇投稿论文,其中包括36个专题研究。会议共安排7个大会特邀报告,一场圆桌论坛。经评审选出8个专题报告及130篇论文进行论坛报告,同时海报展览117台。

  11月24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华桂宏校长,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徐春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田刚院士先后为大会致辞。中国数学会数学教育分会常务副理事长曹一鸣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曹一鸣教授主持由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与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共同发起的“怀新奖”颁奖典礼。该奖项旨在发现、鼓励、并支持基础教育阶段的优秀数学老师,肯定其为数学普及、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而颁发的公益奖项,是目前国内首个面向数学基础教育的奖项。

  会议期间共组织安排了7场大会报告,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田刚,主题为《培养数学拔尖人才的实践与思考》;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莫雅慈,主题为《数学课堂实践研究:学习者视角研究(LPS)的启示》;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吕传汉,主题为《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成果的研究、检验与推广》;上海市教科院原副院长、教授顾泠沅,主题为《重提实证:45年的一项数学教改探索》;台湾阳明交通大学教授陈明璋,主题为《SOIL 教学心法-看见数学教学的另一观点》;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郑毓信,主题为《“高质量发展”与数学教育》;深圳中学高级教师张文涛,主题为《指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索》。报告专家聚焦数学教育当前研究热点,结合自身最新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数学教育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进展,为未来数学教育研究提供方向。

  本次大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就是如何推动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为国家输送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认为,培养高质量的拔尖人才,最重要的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每个人的专长、特长可能有些不一样,所以找到有数学天赋的孩子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数学天赋全国各个地方都有,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方式去找到。比如讲在边远地区,他们的教育环境、师资环境相对比较差一些,所以他们可能被发掘的机会比较少一点,所以我们在乡村振兴计划中间可能也要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

  如何推动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数学人才的培养及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方面,应该做出哪些思考和努力呢?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曹一鸣说:“很多的民众、很多的学生或者社会,感觉到数学和以前相比,越来越难了,但实际上这个是我们希望通过评价的改革,来倒逼教育教学的改革,让教育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一个近期的效应。”

  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说:“还是要两条腿走路来培养数学人才。第一个,我们是师范大学,把我们面向广大的基层一线的中小学所有教师培养好,包括我们在校的本科硕士博士。南师大还有很多的人文学科,还有其他一些,我们怎么样把数学和其他学科嫁接,旨在培养符合高层次的复合型的人才。”

  与此同时,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宋永忠教授作为召集人,带领福建师范大学王长平教授、北京大学陈大岳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吕世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葛军,共同开展主题为《数学英才教育问题探讨》的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响应国家提出的“英才计划”,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迪 仇煜 通讯员/徐健波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