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建成幸福河湖396条 南京超额完成任务

2023年11月23日 17:57:17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根据省、市1号总河长令和《南京市幸福河湖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要求,通过一年示范引领、两年多点突破、三年全面提升,南京超额完成了3年300条的任务,建成幸福河湖396条,河长制主题公园28座,打造了一批行业认可的“示范点”、群众满意的“网红地”。

  一是注重规范化先行。一方面以评价规范为支撑。研究制定了南京市《幸福河湖建设与评价规范》,围绕河湖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河湖管理、群众满意度7大方面的评分体系,充分彰显“山水城林相映,水韵文脉相融”的南京特色。经过两年的试行和完善,已作为地方标准正式施行,为全市幸福河湖建设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以建设方案为依据。印发了《南京市幸福河湖建设方案》,按照南京“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总体规划,提出了幸福河湖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实施计划、保障措施等,是2021-2035年南京市河湖综合治理、管理保护和建设幸福河湖的重要依据。

  二是开展一体化创建。注重整体性谋划,运用“河长湖长+河长办+部门”协作机制,选择经过系统治理,水安全,水环境基础条件较好的河湖,有机融合城市绿道、体育设施、健身步道、文旅驿站等工程项目,让幸福河湖内涵更丰富,载体更多元。开展差异化创建,对照南京《幸福河湖建设与评价规范》,逐条摸底、逐项查漏补缺,根据河湖特色和自然禀赋,按照“补短板、创特色”的原则,制定“一河(湖)一单”,开展个性化创建。推进标准化评估。构建市级幸福河湖评估系统,按照“建成一批、申报一批、复核一批”的原则,采取由专家组审核台账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80分以上评定为市级幸福河湖,90分以上为示范幸福河湖。

  三是推动多元化助力。一方面优化数字赋能。树立从“治水”到“智水”的理念,突出产、学、研、用相结合,基本建成南京数智水网,发挥科技在动态监测预警、风险隐患分析、工程运行管理、调度指挥决策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全市各级河湖长统一使用“南京河长APP”,巡河记录、问题上报、处置办理均可在线解决,助力提升巡河效率,提高河湖管护水平。另一方面奖补激发效能。为缓解各区资金紧张的状况,市水务与市财政商议出台资金激励政策,联合印发《南京市幸福河湖建设以奖代补暂行办法》,先后下达总额8000多万元市级奖补资金。南京市积极推荐河湖参评省级幸福河湖,共计59条河湖通过省级评估,数量全省第一,获得1700万省级奖补。

  四是打造典型性样板。充分挖掘河湖特色,在聚焦水质透明度、营造滨水空间、恢复生态系统、彰显人文魅力方面下功夫,形成了一批“幸福样板”河湖。如秦淮河流域通过彰显大报恩寺遗址、老门东街区、秦淮河百里风光带等历史文化,融合“文、旅、体、商、艺”,不断提升千年秦淮河文脉影响力,秦淮河全段已创成市级幸福河湖,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美丽河湖典型案例。玉带河通过截流沟改造、引补水,构建“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共生系统,实现“有河有水,有草有鱼”;城南河实施国际创意街区周边环境整治项目,打造出滨水绿廊,提升片区沿河景观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成为长江大保护文旅游线贯通的重要保障。七乡河结合江苏省园博园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河道沿线景观及亲水便民设施,形成了山水相融、面向未来、富含人文的景观特色。辛庄水库打造成了一座集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型主题公园,是无想山自然景观向城市延伸的绿色通廊,成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及修复的典范。

  幸福河湖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南京市水务局将对照人民群众对优美宜居水环境期盼,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不断创造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

  一是切实加强河湖日常管护。常态化实施水面保洁、定期整理水生植物、适时清疏河底淤积,强化岸坡环境维护管养,加强雨后清理维护。市河长办将结合河湖日常督查,持续开展已创成河湖的“回头看”工作,确保幸福河湖管护成效。

  二是持续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按照省总河长令关于“2025年建成区河湖基本建成幸福河湖的总要求”,进一步梳理建成区拟创建河湖名录,提出了建成区河湖创建重点,编制印发《南京市幸福河湖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5年)》。

  三是系统挖掘典型示范案例。根据河道自然禀赋和文化内涵,围绕筑牢安全基础、提升水观感、建设滨水带、展现人文气等几个方面进行打造,汇总各区创建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强化宣传和推广,扩大典型示范效应。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方晨 编辑/国正)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