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条幸福河湖,28座主题公园

2023年11月23日 17:16:44 | 来源:南京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如今的金川河

  金陵水韵

  川流不息

  如今的九龙湖

  城市湖泊

  自然湿地

  ……

  三年来南京建成幸福河湖396条,河长制主题公园28座。

  今天上午,南京市新闻发布会召开,由市水务局、秦淮区水务局及江宁区水务局通报南京市幸福河湖建设情况、具体举措、特色亮点并答记者问。

  南京市幸福河湖建设情况

  根据省、市1号总河长令和《南京市幸福河湖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要求,通过一年示范引领、两年多点突破、三年全面提升,南京超额完成了3年300条的任务,建成幸福河湖396条,河长制主题公园28座,打造了一批行业认可的“示范点”、群众满意的“网红地”。

  工作开展情况

  01注重规范化先行

  一方面以评价规范为支撑。研究制定了南京市《幸福河湖建设与评价规范》,围绕河湖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河湖管理、群众满意度7大方面的评分体系,充分彰显“山水城林相映,水韵文脉相融”的南京特色。

  另一方面以建设方案为依据。印发了《南京市幸福河湖建设方案》,按照南京“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总体规划,提出了幸福河湖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实施计划、保障措施等。

  02开展一体化创建

  注重整体性谋划,选择经过系统治理,水安全,水环境基础条件较好的河湖,有机融合城市绿道、体育设施、健身步道、文旅驿站等工程项目。

  开展差异化创建,对照南京《幸福河湖建设与评价规范》,逐条摸底、逐项查漏补缺,制定“一河(湖)一单”,开展个性化创建。

  推进标准化评估。构建市级幸福河湖评估系统,采取由专家组审核台账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80分以上评定为市级幸福河湖,90分以上为示范幸福河湖。

  03推动多元化助力

  一方面优化数字赋能。基本建成南京数智水网,发挥科技在动态监测预警、风险隐患分析、工程运行管理、调度指挥决策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全市各级河湖长统一使用“南京河长APP”,巡河记录、问题上报、处置办理均可在线解决,助力提升巡河效率,提高河湖管护水平。

  另一方面奖补激发效能。联合印发《南京市幸福河湖建设以奖代补暂行办法》,先后下达总额8000多万元市级奖补资金。南京市积极推荐河湖参评省级幸福河湖,共计59条河湖通过省级评估,数量全省第一,获得1700万省级奖补。

  04打造典型性样板

  充分挖掘河湖特色,在聚焦水质透明度、营造滨水空间、恢复生态系统、彰显人文魅力方面下功夫,形成了一批“幸福样板”河湖。

  秦淮河流域

  通过彰显大报恩寺遗址、老门东街区、秦淮河百里风光带等历史文化,融合“文、旅、体、商、艺”,不断提升千年秦淮河文脉影响力,秦淮河全段已创成市级幸福河湖,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美丽河湖典型案例。

  玉带河

  通过截流沟改造、引补水,构建“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共生系统,实现“有河有水,有草有鱼”。

  城南河

  实施国际创意街区周边环境整治项目,打造出滨水绿廊,提升片区沿河景观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成为长江大保护文旅游线贯通的重要保障。

  七乡河

  结合江苏省园博园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河道沿线景观及亲水便民设施,形成了山水相融、面向未来、富含人文的景观特色。

  辛庄水库

  打造成了一座集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型主题公园,是无想山自然景观向城市延伸的绿色通廊,成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及修复的典范。

  下一步工作计划

  01

  切实加强河湖日常管护

  常态化实施水面保洁、定期整理水生植物、适时清疏河底淤积,强化岸坡环境维护管养,加强雨后清理维护。市河长办将结合河湖日常督查,持续开展已创成河湖的“回头看”工作,确保幸福河湖管护成效。

  02

  持续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按照省总河长令关于“2025年建成区河湖基本建成幸福河湖的总要求”,进一步梳理建成区拟创建河湖名录,提出了建成区河湖创建重点,编制印发《南京市幸福河湖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5年)》。

  03

  系统挖掘典型示范案例

  根据河道自然禀赋和文化内涵,围绕筑牢安全基础、提升水观感、建设滨水带、展现人文气等几个方面进行打造,汇总各区创建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强化宣传和推广,扩大典型示范效应。

  图为青头潜鸭在六合池杉湖湿地内嬉戏。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江宁区幸福河湖建设情况

  三年内高效完成63条幸福河湖创建

  实现河湖由“净”到“美”的转变

  一幅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渐次展开

  2023年实施水环境治理项目87个;新建供水管网11.5公里;完成25个小区的低压片区改造;全力推进排水许可攻坚战,逐一突破排水监管“盲点”和“难点”。

  2022江宁区创建完成16条幸福河湖,其中秦淮河干流、外秦淮河、秦淮新河、牛首山河、百家湖、九龙湖获评省级示范幸福河湖,2023年精准谋划、持续发力,完成46条幸福河湖,建成数量全市最多。

  到2025年,江宁区将确保在城市建成区基本建成幸福河湖,彰显“江宁水乡”特色,实现“水清岸绿、宜居优居、人水和谐”。

图源:江宁发布,许杰摄

  秦淮区幸福河湖建设情况

  完成了月牙湖、西玉带河等20条幸福河湖的创建,桨声灯影的秦淮水逐步呈现

  共完成拆除河道蓝线范围内违建及侵占物2731处,合计10万平方米,实现沿河步道80公里全线贯通。精心打造了月牙湖15分钟健身圈、内秦淮河东段南唐盛景、运粮河绿色生态廊道、银龙潭河长制公园等一批滨水活动空间。

  先后完成排口整治343个,实施片区雨污分流建设及清疏修缮1519个,新建污水主次干管72条,在全市率先实现污水提质增效达标区建成率100%。

  深化“六长一员”河长制,创新实施秦淮区河长制“1+N”综合治管模式,140名各级河湖长职责明确、合作联动,实现河长护河向流域延伸,吸纳民间河长、企业河长、护河志愿者210名。

  下一步,秦淮区将奋力谱写“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公众满意”的幸福画卷。

图源:秦淮发布

  在发布会召开之前,小编也收到了网友关心关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问:有一些网友在我们的发布会预告后留言建议可以邀请晨跑、晨练和晚上锻炼的居民代表,成立护河志愿者队伍,请介绍一下南京护河志愿者情况,市民网友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加入?

  市水务局河长制综合处处长胡文杰:

  2017年以来,全市除了建立市、区、镇街、村社四级河湖长体系,也有各种类型的民间河长志愿者。如鼓楼区有专家河长,他们给河湖集中问诊、精准把脉;秦淮区“六长一员”管护模式,其中就包含了咱们社会监督员;江宁区倡导全民参与长江大保护,组建了“长江守望者联盟”;雨花台区的“河小青”、浦口区的“浦小青”服务队等等,各区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队伍。如果广大网友们有开展团队活动或加入民间河长队伍的需求,可与市级或区级河长办联系。

  还有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一起来看▽

  问:据悉,《幸福河湖建设与评价规范》近期通过了市场监管部门的批准,作为地方标准正式施行,请为我们介绍下标准对幸福河湖是如何定义的?对照这一标准,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计划?

  市水务局河长制综合处处长胡文杰:

  《幸福河湖建设与评价规范》按照幸福河湖“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有关要求,围绕南京市河湖的自然禀赋,挖掘其蕴涵的不同水文化特色,充分彰显“山水相融、城水相依、林水相映、文水相传、人水相亲”的美丽古都水韵魅力。

  将南京市幸福河湖定义为:既具备自然流畅、水质优良、水清岸绿、生物多样、景观协调等美丽可观的外在感受,又满足安全可靠、管理高效、人文彰显、惠民宜居等幸福可感的内在需求。通过区分城市特色幸福河道、乡村田园幸福河道、生态美丽幸福湖泊,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河湖管理、群众满意度几个方面,建立了含7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37项三级指标的评分体系。经综合评分达80分以上为幸福河湖, 90分以上为示范幸福河湖。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省总河长令关于“2025年建成区河湖基本建成幸福河湖”要求,聚焦在建成区的幸福河湖建设上,制定并印发《幸福河湖行动计划(2024-2025年)》。围绕建成区河湖难点痛点,在提升水质透明度、健全生态系统、营造滨水空间、挖掘河湖文化方面,进行精细化打造,对河湖实施“微整形”。一是提升“水观感”。着力破解河道水动力不足,水体透明度差、生态系统不健全等问题,系统实施暗涵整治、溢流污染控制、雨污水管网清疏修缮,融合海绵城市理念,运用AFM微生态活水技术,从增强水动力、激活水活力、增补滨水空间、布设水下森林、对河道环境进行微改造。二是展现“人文气”。系统调查梳理水文化遗产、水系变迁和治理历史脉络,充分挖掘河湖滨水空间历史、提升文化内涵,发掘释放水文化中蕴含的巧妙智慧,以建设水情教育基地、水利风景区、河长制主题公园等形式,尽显金陵水韵独特魅力。三是建设“滨水带”。幸福河湖要高品质、也要高颜值、更要高人气,有机融合了口袋公园、沿河绿道、文旅驿站、主题公园等项目,升级“15分钟亲水圈”为“15分钟乐水圈”,让群众“推窗见绿、开门进园”。

  问:秦淮作为主城核心区之一,请问具体是怎么推进具有秦淮特色的幸福河湖建设,能不能给我们举点例子?

  秦淮区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谈刚:

  秦淮区在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治水工作融入到全区高质量发展、打造美丽古都核心区的全局中来考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全域筹划,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创新提出了“三湖六河”为主体的“秦淮水系流域花园”的构想。

  以西玉带河的幸福河湖创建为例,秦淮区结合了河道两侧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办公、中小学校等场所,深度挖掘了西玉带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明故宫遗址公园、午朝门公园、西华门遗址公园以及名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融合历史文化方面,秦淮区探索了明文化、明城墙文化,并找出了适当的结合点与景观进行融合。例如,在河道岸坡、步道、桥梁等处建设图腾柱、雕塑、文化墙等,增加旅游标识、设置河道信息及历史文化的二维码。这些举措充分结合了“转角遇见”“全域旅游”“全民健身”等品牌进行融合,深化了内涵、拓宽了外延,形成了集成效应,满足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同时,秦淮区还注重提高群众参与度,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幸福河湖建设中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引导群众关注水环境、爱护水生态,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问:江宁区水网水系发达,是否可以向我们介绍一下江宁区河湖治理思路的重点是什么?

  江宁区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戴忠:

  江宁区以加强河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为治水思路,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优势,力争在2025年城市建成区基本建成幸福河湖之时,使市民游客足不出宁,就能感受到大都市乡村的风土人情,享受诗画田园的自然魅力。

  治理侧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注重河湖水岸的生态修复、生态改造,还河湖生态空间,畅通河网水系,保持良好生态基流,维护和完善河湖功能,提升河湖自净能力,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

  二是坚持系统治理。积极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考虑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和水景观等多方面需求,协同推动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系统治理,综合实施源头污水治理、堤岸环境整治、防洪能力提升、文化景观挖掘等,打造亮丽河湖风景线。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针对河湖特点,综合考虑河湖自然条件、功能特征、文化景观等因素,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创新打造独特韵味、独具特色、独有体验的魅力河湖,持续改善农村水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