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与宝应县携手推进 教玩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试点

2023年11月23日 16:44:20 | 来源:淮海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从人文到风物、从经济到社会……淮安区与宝应县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被称作“双子星”。一直以来,淮安区和宝应县在教玩具装备产业领域各自美丽又携手共赢,在双向奔赴的基础上,联动施策、共享资源、立体发力、整合用功,携手推进教玩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试点,助力教玩具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区在苏北大地上加快形成。

  同题共答,以规划先行促合力汇聚

  淮安区和宝应县坚持高站位推动,构建质量发展新机制,探索形成护航教玩具装备产业发展的“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地方板块”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并在工作体系框架下,明确整体目标、构建专门机构、推出集成政策。

  淮安区和宝应县联合召开区域质量提升现场会,合作出台《区域教玩具装备行业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从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品牌发展、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明确工作目标及重点任务,提出将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动、行业参与、专业支撑”,把区域教玩具装备行业建成特色鲜明的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

  为加强沟通、深化互鉴、共促发展,淮安区和宝应县双方各自建立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发改、工信、科技、教体等质委会成员单位参与的质量帮扶机构,同步设立品牌发展、知识产权等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磋商质量问题,谋划行业发展。

  立足跨区磋商、机构协调达成的共识,两地相继出台淮安区《关于扶持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实施意见》、宝应县《关于加快推进全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加强对企业在质量奖项、标准化和认证认可等工作上的政策支持。2022年,两地共对197户企业合计奖补3300余万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近30亿元。

  同频共振,以政企合作促集群升级

  淮安区与宝应县强化“政府+企业+专业机构”三方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在激发企业活力、深化行业自律、整合专业资源等方面,稳步推进区域教玩具装备行业整体品牌打造。

  瞄准企业活力激发,扎实用好“比、学、赶、超”四个字,让企业自我约束加压、自我精进加油。用好“比”字,组织奇乐娃、宝乐等26家区域内重点教玩具装备企业开展质量比对活动2次;用好“学”字,开展两地教玩具装备行业专家学术成果交流3次,举办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2次;用好“赶”字,组织开展质量奖获奖企业卓越质量管理实践分享和质量标杆企业行活动各1次;用好“超”字,累计培育教玩具装备企业首席质量官110人,为区域产业质量提升行动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经验支撑。

  瞄准行业自律提优,将加强商会、协会合作作为抓手,力求商会管理“一根针”串起行业自律“千条线”。目前,两地商(协)会已建立学习交流和互动机制,举办会长会晤2次,交流和借鉴各自好的思路和做法,有效提高商(协)会运作效率和办会水平。

  瞄准专业资源整合,用好两地检验检测的省级资源,推进江苏省教育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淮安)和江苏省教玩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扬州)整合技术优势、实施技术共享。2023年,两家检验中心累计开展质量分析2次、技术帮扶2次,出具检测报告332份。两家检验中心还坚持用好科研创新的人才资源,合作成立科技创新团队,就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攻关,共同推动申请相关产品或技术发明专利,制订相关产品或技术标准。目前,两家中心参与推进教玩具装备行业标准、研究项目4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技术能力覆盖产业领域98%。

  同程共行,以“市监护航”促环境提优

  两地市场监管部门挺膺担当、主动作为,坚持发挥质量发展“市监蓝”引领作用,立足监管职责,用一组基础设施、一套融资服务、一串标准申报实施全领域、全方位“市监护航”服务。

  在教玩具装备企业所在地设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站,配齐建强质量志愿者和质量管家两支服务队,编制咨询服务和业务办理两张清单,编印《“市监蓝”护航企业项目服务指南》,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市场监管一揽子服务。2023年,两地累计接受并解决企业各类质量问题163件。两地探索搭建“苏质贷”专班,有效建立政、银、企三方互联机制,组织专题座谈会、推介会6次,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62亿元。积极组织质量专家深入企业指导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等国际、国内先进标准贯标实施,实现两地教学具装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三体系认证全覆盖。主动深化参与标准制修订的工作,助力区域企业掌握行业“话语权”。截至目前,区域内有关单位已参与《体育用人造草》《玩具安全 第11部分:家用秋千、滑梯及类似用途室内、室外活动玩具》等3项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起草团体标准3项。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