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检法”单位的执法人员实施电信诈骗是一种比较老套的骗局,可如今仍然有个别人中招。前两天,淮安的公安民警就与电话里的“假警察”进行了一场真较量,成功劝阻一起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及时避免了群众遭受财产损失。
11月19号晚上8点半左右,淮安市公安局淮阴分局反诈中心收到后台预警信息提示称:辖区居民沈女士接到了一通来自境外的电话,且双方持续通话时间超30分钟,当事人具有较高的被骗风险。
民警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沈女士均没有回应,随后,民警通过大量工作,终于在辖区一家银行附近找到了正准备通过ATM机操作转账的沈女士。
经过询问,民警了解到,当天晚上,沈女士接到一通自称是北京警方打来的电话,对方不仅报出了自己的警号,还准确说出了沈女士的姓名和家庭住址,对方表示,沈女士名下的一张银行卡涉及到了一起洗钱案,需配合调查洗清嫌疑,并将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否则将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由于事发突然,面对前来劝阻的公安民警,沈女士开始还觉得有些难以置信,怀疑是两地警方沟通不畅,所以产生了误会。
在民警的耐心劝导下,沈女士这才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遭遇了冒充公检法诈骗,并打消了转账的念头。为避免沈女士以后再遇到此类骗局,随后,民警还为她讲解了此类电信诈骗的惯用套路及骗子话术,并指导其下载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启动诈骗预警功能。
(《零距离》记者/路辉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