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码头,位于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景区清江大闸口地段,明清两代帝王沿京杭大运河巡查时,曾于此舍舟登陆入城,由此得名御码头。作为“南船北马”重要节点,这里曾经是运河沿线最繁华热闹的地方。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按照“一条街、一个院子、一个工坊”整体构思,着力打造集美食、文化、民宿于一体,融合本地历史文化、特色景点、民风民俗的御码头特色街区,成为颇具代表的“城市会客厅”“文旅IP”。
“国潮风”演绎最炫非遗文化
“我们是运河的流水……”在第五届中国(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展暨江苏省首届淮海戏艺术展演月开幕式上,一曲经典的淮海戏《借靴》拉开了展演序幕,12场演出集中展现大运河传统戏剧项目保护传承成果。
“戏曲博物馆占地面积虽不大,但这里是展示和宣传淮安戏曲历史和成果的重要阵地,也是排演、交流戏曲的活动场所。”长东街道宣统委员狄雨珊介绍,街道联合区大运河办相继举办汉服婚礼、中秋拜月、新春灯会、萨克斯音乐会等系列节庆活动;组织开展廉洁文化书画展、运河申遗三周年文艺汇演、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等主题活动;推出沉浸式“情系清江浦·梦回御码头”实景演出,御码头连续四年作为中国(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展的核心区;推出戏曲“天天演”活动,传承淮剧等地方戏曲文化,吸引众多市民前来体验;特色民宿“花间堂”与民间博物馆合作,定期展出本地古陶瓷、古花盆等文物,打造民宿中的“博物馆”,持续为市民送上丰盛的“文化大餐”。“我是个老戏迷,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好的表演,真是太过瘾了。”家住金域华府的贾奶奶说起来一脸的幸福。
“烟火气”带动街区业态集聚
中秋前夕,御码头美食街人头攒动,第一届清江浦·运河咖啡文化节在此举办,数千名咖啡爱好者逛咖啡集市、看文艺演出、购文创产品,在喧嚣的城市里体验生活的美好。“在这不仅能买咖啡,还能欣赏制作流程,特别有意思。”来此闲逛的市民蔡女士不停地拍照分享给亲朋好友。
御码头美食街是市区唯一一处面水的仿明清建筑群,500米长的老街上汇聚了各式各样的美食,老字号丁四馄饨面馆、马记老鸡汤面馆让人秒回到过去的岁月;淮扬菜大学堂、创新淮扬菜和经典淮扬菜品鉴堂“三堂一体”,让市民品味“舌尖上的大运河”;阿拉伯主题餐厅打造以异域风情为主题的特色文化,让市民走进神秘的国度;主打简餐、咖啡的泊堓空间,让年轻人找到休闲放松的机会;50多家刷爆朋友圈的各类特色风味小吃和网红美食,分分钟让人吃得酣畅过瘾。作为大运河上烟火气最浓的美食地标之一,街道将区域内的文物、传统工艺、特色景区、民宿等文化符号串联成“线”,将主题咖啡、潮流打卡等文商旅业态融为一体,打造“慢生活”的体验式商业街区,成功获评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运河百景标志性文旅产品、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示范点、省级休闲步行街区等。
“数字+”赋能文旅品牌效应
喜马拉雅运河书房、赛珍珠声音博物馆、清江浦100个故事主题有声墙等古建筑群,打造“沉浸式”复古场景阅读新体验;“清江浦 运河情”主题图片展通过老照片,唤醒老清江浦人记忆;音乐厕所以欣赏经典音乐为主题,让文化传播无处不在;街区墙面、立柱通过古诗词,展示运河文化。“‘声游御码头’特色服务不断提升市民满意度,市民朋友们可以走到哪儿听到哪儿,通过声音回味清江浦的历史故事,淮安独此一处,非常接地气。”喜马拉雅运河书房店长李婷婷自豪地说。
街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文保单位6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文保单位1处,通过对文物的微更新、微改造,围绕城市多功能会客厅定位,御码头呈现清江浦历史人文活态空间。长东街道致力于打造“文旅IP”,放大御码头品牌效应,加大帮办服务力度,发挥以商招商优势,让御码头成为长东的一张“新名片”。街道党工委书记刘进所表示,目前正积极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加快推动省重点项目御码头二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