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至,腌菜季开启

2023年11月22日 15:26:35 | 来源:速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俗语道:“小雪腌菜,大雪腌肉。”11月22日是“小雪”节气,宿迁不少市民延续着老传统,开始忙着腌菜。没有小菜的冬天可以说是不完整的。萝卜、黄豆、白菜……各种小菜贡献着不同风味,腌菜技法也多种多样。又是一年腌菜时,市民记忆中的“冬天味道”有哪些?近日,记者对此走访。

  家家户户腌菜忙

  11月21日,天气晴朗,在宿城区恒大华府小区的公共晾晒区,住户苏红美正将萝卜条均匀摊晒在布料上,弯腰抓翻,让萝卜条“享受”阳光的沐浴。

  “每年我都会腌制萝卜干,今年我买了80多斤萝卜,除了自家吃,还打算多准备一些送给亲戚。”苏红美说,每年冬天,家里都不能缺了小菜,而萝卜干是全家人的最爱。

  苏红美介绍,腌制萝卜干,关键在于“风吹日晒”。“将萝卜洗净、切条后,在腌制缸内放入食盐,与萝卜干一同腌制,腌制两三天后用手揉搓萝卜干,然后拿到太阳下晾晒,一两日后,放回缸中再腌,反复晒、腌多次,令其充分发酵,萝卜干才算制成。”苏红美说,在制作过程中,除了食盐,不放任何调味品,就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萝卜干最本真的香气与滋味。

  洋姜外形似生姜,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冬天作为一道腌制小菜,滋味也非常鲜美。“洋姜是我家餐桌上经常出现的开胃小菜,每年冬天,我都会腌制洋姜,今年我腌制了30斤。”家住苏宿工业园区建屋·明日星城小区的居民张华说。

  “我们宿迁人喜欢把洋姜称为‘毛姜’。洋姜的腌制过程比较简单,将洋姜清洗干净后,放到通风的地方晾干表面的水分,切成大小均匀的薄片,再将尖椒、大蒜等配料切丝,与洋姜一同放进桶中,放入适量的生抽、白糖、食盐等调料,还要添加白酒,可以增香提味,延长保存的时间。最后再搅拌均匀,并将桶密封放置。”张华说,每天清晨,鲜香酸爽的洋姜搭配热乎乎的白米粥,给早餐增添了不同的风味。

  咸鲜可口 哪款是你的“菜”

  当下,市区各个农贸市场也上新了种类繁多的小菜,哪款最受宿迁人欢迎?11月20日,记者实地走访。“老板,给我称些酱豆。”“好嘞,要辣的还是不辣的?”当日,在宿城区西楚农贸市场,50来岁的商贩刘玲利正向市民销售着她制作的酱豆,不少人围在她的摊位前,购买咸鲜可口的酱豆。

  刘玲利告诉记者,她在10年前就和长辈学会了腌制酱豆,在宿迁,酱豆是受大家欢迎的小菜之一,其销量也一直很可观。在寒冷的冬天,用脆香的煎饼,卷一份酱豆炒鸡蛋,再喝上一口热乎乎的稀饭,这便是很多宿迁人最爱的早餐了。

  记者注意到,在西楚农贸市场,不少摊位新上了大头菜、萝卜干、辣菜、菜梗等,67岁的商贩孙尤良正热情地为顾客打包小菜,他说,他在宿迁卖菜已经有20多年了,每年的这个时间,他都会进一批市民最喜欢的小菜来销售。“宿迁人的餐桌上少不了小菜,既开胃又可口,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这些‘小菜’的滋味却是很多食物无法替代的。”孙尤良说。

  除了购买成品小菜,也有很多市民选择购买冬菜回去自行腌制,在宿迁南菜市,一大早这里便十分热闹,不少市民拎着大包小包的白菜、萝卜,在市场中继续寻找食材。“最近选择腌菜的人明显增多了,冬菜销售得非常好。”在南菜市做蔬菜生意的商贩李女士说。

  悠悠腌菜滋味长

  “我国腌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很远,农耕时代冬季不好保存蔬菜,把蔬菜加工成腌菜,可以延长蔬菜的食用时间。”宿迁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张用贵介绍,根据《礼记》记载,我国在西汉以前,已经有腌葱和腌姜了,根据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记载,甜味酱菜、酱油渍菜、豉油渍菜在当时已经出现了,到了宋元时期,腌辣菜、芥末酱开始出现,腌瓜、腌茄、腌萝卜、腌白菜等更是深入民间,人人喜食。及至明清,酱腌菜的类型基本上和现代相似了,比如泡菜、酱菜、腐乳等。

  中国是“美食大国”,小菜种类繁多,从腌萝卜、腌黄瓜等常规腌菜,到辣白菜、酸菜等地域性腌菜,都是很多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存在。“宿迁腌菜最多的是大头菜,宿迁人俗称‘辣疙瘩’,还有萝卜、白菜以及被我们称为‘辣菜’的雪里蕻。”张用贵说,家乡的小菜,不只是餐桌上的点缀,更承载了对于家乡的味觉记忆。

  “小时候,每到秋冬时节,家家户户都要腌制蔬菜,我记得那时到处都是晾晒的萝卜干,摊放在帘子上,或者挂在绳上,处处充满小菜的味道。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炒‘拉各斯’、咸白菜炒豆腐。我们还会腌制酱豆,这也是我们的冬天下饭菜。到了春天,酱豆容易变质,吃不完,我们就会晒干保存,吃的时候加入开水泡一下就可以食用,那时,要是能吃上一顿酱豆炒鸡蛋能高兴好久。”张用贵回忆。

  腌菜虽美味 切记莫“贪嘴”

  腌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腌制食品的安全和健康问题越发重视,腌菜也逐渐被贴上高盐等标签,那么市民在食用腌菜时,有哪些需要注意?

  “腌菜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亚硝酸盐超标的风险。”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李茜介绍,自家腌制的小菜一般在腌制后的1至3天是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的时期,在此时间段其含量呈现递增态势。一般情况下,从第3天开始,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由于被氧化也逐渐减少,含量会逐渐下降并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20天之后,亚硝酸盐含量会降到很低,变成硝酸盐。所以,腌菜应该在腌制20天以后再食用,而食用长期(超过30天)存放的腌菜相对健康。

  “食用腌菜需要担忧的问题还有盐超标。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肥胖、记忆力下降、钙流失等,进而增加胃部疾病、肝肾疾病、脑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李茜建议,腌菜每天摄入量不宜过多,要对食用量进行控制,平时的生活中,建议大家注意清淡饮食,守护个人健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