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将“能动司法+诉源治理”工作新模式落到实处,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今天(11月21日),记者获悉,近日如皋法院开发区法庭两位干警一天内分别奔赴两地开展巡回审判,用司法力量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佘某和薛某系再婚夫妻,经人介绍相识后迅速结婚,因感情基础薄弱,婚后双方矛盾和冲突频发,佘某无法忍受与薛某继续共同生活,先后三次诉至法院要求离婚。因为财产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双方的离婚闹剧持续三年,期间薛某多次暴力威胁佘某,甚至扬言不处理好财产,两人同归于尽。考虑到该案件的特殊情况,网格法官陈璇主动与村委会联系,商讨化解矛盾的方案,并将调解现场搬到了村委会。
调解现场,陈璇法官从法理、情理的角度对双方释法说理、耐心疏解,并邀请驻村书记、矛调主任和法律顾问进行两头商劝,理清两人的矛盾症结在于对一间钢结构房屋分割不清。承办法官立即赶往当事人家里进行现场勘查、拍照留证,妥善协调当事人进行财产分割。经过一番努力,佘某和薛某终于达成调解协议,薛某表示今后不会再去骚扰佘某,佘某也表示从此能安心生活,一对怨偶和平分手。
86岁的李某丧失劳动能力,平时饮食起居需要护理照顾,奈何子女之间就如何赡养母亲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李某将四个子女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四子女共同承担对她的赡养义务。
考虑到原告行动不便且当前农村留守老人多,为追求“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承办法官倪翠晶决定到原告家中巡回审理此案,当地村民纷纷前来旁听。
庭审过程中,法官充分听取双方诉辩意见,了解老人目前的生活状况,询问子女各自的困难和处境。但四被告之间家庭矛盾积怨多年,就具体赡养方式和费用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案件将进一步审理。
“百善孝为先,你们不能因为彼此间有矛盾就忽视母亲的生活,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后悔就晚了......”考虑到要把老人的赡养问题从根源上化解,需联合当地多方力量,才更容易化解矛盾症结。
庭审后,法官联同村干部及“王桂兰家事调解工作室”首席调解员王桂兰,多层面与各子女交流谈心,希望子女们能够放下彼此间的芥蒂,共同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经过多方劝导,李某四子女就如何赡养母亲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旁听村民也表示受到教育,要积极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下一步,开发区法庭将加大巡回审判力度,整合各方力量,积极推进家事纠纷多元化解,着力提升家事纠纷化解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积极主动融入社会基层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零距离》记者/胡艳 通讯员/施玮雅 许嘉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