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淮安市主城区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提升改造工程完美收官。初冬时节,公园内景色更加迷人,漫步其中,金黄的树叶随风飘落,温暖和煦的阳光洒满草坪,让人沉醉其中。
中国南北地理地标公园,位于淮安市淮海北路东侧古淮河畔,2008年开工建设,次年建成,标志着淮安成为首批创建的城市我国南北地理地标,也是淮安和文旅的一张名片。
公园占地面积100余亩,它的核心建筑是一座横跨古淮河的蜿蜒红桥,不仅是南北分界线。该标志也成为当地居民往来两岸的主要通道。为了更直观的表达这是一座南北向的红桥,红桥被涂成红色和蓝色,其中红色代表南北气候特征,红色代表南方,蓝色代表北方。
红桥的正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和栏杆一样漆成半红半蓝。“我从蓝色的红桥走到红色的红桥,就是一下子从北走到了南,这个过程只需要几秒钟。”走在红桥上,不时有居民经过,对于他们来说,这并不奇怪,但对于游客来说,却很有趣。
今年10月份,公园改造升级完成,新的红桥与周围的自然景色更加和谐,冬日晴空下,一桥飞架南北,从高空俯瞰,流线型桥面像一条飘带将古黄河两岸连在一起,周围树木色彩斑斓,形成一幅美丽的冬日画卷。
(《零距离》记者/路辉 韩磊 编辑/徐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