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市盱眙县坚持党建引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水面资源,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坚持塑形和铸魂并驾齐驱,积极探索多元化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本地特色,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虾藕共生产出水面“聚宝盆”
河桥镇洪山村毗邻淮河岸线,村内河流水塘众多、水面资源丰富,常年以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为支撑产业。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洪山村党总支书记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群众、外出考察等形式,主动学习特色养殖模式,邀请种养殖业能人为农户开展业务培训,探索推广“荷花+”套养模式,不仅夏季为村里增加了一道荷花美景,引来众多游客采摘游玩、拍照打卡,更带领村民走上“一劳双收”的致富道路。
“家里的20亩水塘都是虾藕共生,三分养虾、七分种藕,不用农药、不喂饲料,品质好、绿色环保的产品销量也非常好,很受大家喜欢,现在小龙虾已经清塘了,采出的莲藕冲洗干净就有人上门收购,收入实现了成倍增长。”洪山村种植户一边收获莲藕一边喜悦地说道。
现在的水塘已成为全村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虾藕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打造多元化的特色产业链,让更多老百姓实现“水里捞金”,荷美虾肥的画面场景正在周边不断孕育扩散。
生态黄牛创出特色“富民节”
仇集素有“牛乡”之美誉,黄牛饲养历史悠久,民间散养黄牛已形成传统。独特的山水资源、丰富的山林牧草、传统的饲养方式,使仇集境内的黄牛肉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认可,仇集牛肉已成为河桥镇一张独特的名片,成为盱眙美食的特色品牌之一。
自2017年起,盱眙县河桥镇坚持“巩固脱贫成果、打响特色品牌、引领绿色富民、推动乡村振兴”的原则,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富民”的发展理念,以黄牛产业为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创新举办“仇集牛肉节”,通过推介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实现办节富民,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河桥·仇集富民牛肉节,推广了以仇集牛肉、小磨麻油为代表的一批特色农产品,扩大了品牌影响力,推动了农业、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了一批低收入农户脱贫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河桥镇镇已形成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0个,养殖示范户52户,黄牛存栏量5000余头,年产值达9000万元,带动相关从业人员700余人,人均增收12000余元。
接下来,盱眙县河桥镇将继续以生态资源优势为基础,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在特色经济林果培育及种养殖等方面创出更多特色发展品牌,推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游”的新地标,实现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