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抢抓进度、快速推进项目建设的黄金期。连云港国际粮食集散中心一期工程建设人员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干劲,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为开港90年增添一抹劳动色彩。
在连云港港庙岭作业区33号泊位后方,连云港国际粮食集散中心一期工程正在火热推进。工程建设约30万吨容量的筒仓,同时新建工作楼、转运站、火车装车楼和汽车装车楼。散粮储存采用混凝土筒仓群,共45个粮食立筒仓。同时具备与现有一二三期筒仓流程互通功能,以实现新业务下的陆海联运双通道,增加东粮公司在港口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连云港国际粮食集散中心一期工程项目负责人于二跃介绍,本项目立足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施工思路,将数字孪生、无人巡检、全回转全套管沉桩等新技术融入其中,打造省级品质工程示范项目和散粮智慧筒仓样板工程,并在全国实现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年产300万吨的集疏运及仓储能力,2024年完成筒仓主体结构施工,2025年底完成项目所有施工。
连云港国际粮食集散中心一期工程项目负责人于二跃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庙岭作业区的32号、33号泊位的年通过能力提高至570万吨,补齐东粮公司卸船效率低的短板,提高港际竞争力。满足腹地粮食加工企业的运输增长需求,助推公司实现“十四五”时期粮食业务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