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章园出发,探寻太炎先生的苏州足迹

2023年11月16日 10:18:10 | 来源:引力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初冬的午后,信步来到锦帆路上,两旁香樟高立,阳光从树叶缝隙间洒落,随风轻摆,与夹道而建的民居商铺共同构成古城独有的优雅静美。章园,一座并不算大的民国风情小院,布置得错落有致。青灰色的外墙上刻着章太炎故居字样,两幢西式二层青砖楼房曾经分别为主人著述、藏书、会客与全家居住之处。在这里,章氏国学讲习会曾挤满听众;同样在这里,一代大师为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画上句号。近日,越来越多苏州市民来到这里读书、怀古、研学,记者也顺着太炎先生在苏州的线索,重访昔日旧迹。

  怀揣着一份敬仰,来章园走一走,或许能和先人来一次神交,不过要得到这位性情古怪的大师青睐,或许要带上几分癫意。回顾章太炎的一生,狂妄、叛逆、桀骜不驯,这些都是他的真实写照和独特标签。11月15日,东吴大学旧址静静地矗立在环境宜人的苏州大学校园里,无声地诉说着历史往事,120多年前,在这一泓流水环绕的天赐庄畔,留下了章太炎的传奇经历。

  “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已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这是苏州大学博物馆馆藏的章太炎书法作品。常务副馆长冯一介绍,1900年,章太炎割辫明志,支持自立军起义,因事泄失败而引起清政府的注意。当时的东吴大学由美国教会创办,清廷不敢妄加干涉,在这里担任国文总教习的是被称为清末学林一代奇人的黄摩西,黄摩西介绍章太炎前来任教以躲避通缉,他们同住一处教习房且趣味相投,成为莫逆之交。但章太炎的锋芒并未就此掩盖。

  执教期间,章太炎向学生宣扬民族大义,撰写发表《正仇满论》鼓吹反清,公然以《李自成胡林翼论》为题让学生作文,将“大清功臣”与农民起义领袖合议评说,这在当时可谓“大逆不道”,种种“荒唐事”也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了流寓苏州的恩师俞樾耳中。

  位于马医科巷的曲园是苏州市文联的文艺阵地,苏州市文艺之家主任姚永强介绍,这里曾是俞樾的居所,第三进“春在堂”的匾额正是俞樾的座师曾国藩所题。就在这块匾额下,面对昔日寄以厚望的学生前来拜谒,俞樾给予了声色俱厉的痛斥,会面最终不欢而散。

  师生之间的裂痕在于思想观念的不同,对于一代大师俞樾而言,忠君爱国的底线不能破,而以章太炎的个性,面对不留情面的诟责也不服气,洋洋洒洒一篇《谢本师》,宣布了师徒关系的一刀两断。“传统的师生关系不亚于父子,学生之于老师,除求学外尚有尊亲之意,因而此类案例在当时绝非小事,即便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同样为社会伦理所不容。”姚永强说。

  但事件过去之后,二人并未真正断绝师生关系。对于章太炎,俞樾仍以门生看待,还以《秋怀》四首索和,章太炎也“如命和之”,表示以前的不快“相忘于江湖”。俞樾去世后,章太炎哀悼之余,在《国粹学报》上发表了《俞先生传》,对老师的学术和人品给予了较高评价。对于《谢本师》一文,他也曾表示悔意,最终并未收入自己的文集。

  章太炎的种种言行最终让清政府忍无可忍,据史料记载,江苏巡抚曾派员来到东吴大学以乱党煽惑学生造反为名要求索捕,章太炎被迫东渡日本,结识孙中山,继续革命道路。但他与苏州的交集才刚刚开始,之后无论从事革命还是潜心学问,苏州成为他经常驻足之地和晚年定居之所。

  在马相伯、李根源等友人的支持下,以“研究固有文化,造就国学人才”为宗旨的章氏国学讲习会成立,章太炎开启了一生四次著名讲学中规模最大、最有规划的一次。由他系统主讲的经学、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等内容,吸引了苏州以及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学者咸集,多时达到500余人,黄侃、钱玄同、汪东、吴承仕等一大批国学人才出自其门下。

  “疯癫了一世的章太炎‘封号’不少,其人也不乏争议。他是鲁迅眼中‘有学问的革命家’,又是被人们投以异样眼光的‘章疯子’。但疯癫背后始终是一颗拳拳报国心。”冯一说。

  1936年6月,弥留之际的章太炎断断续续吐出两句遗言:“设有异族入主华夏,世世子孙毋食其官禄。”逝世后,他初葬于章园一角。1955年3月24日,苏州举行公祭,4月13日,遵照其生前遗愿,遗体迁葬杭州,一代革命家、思想家、朴学大师长眠于西子湖畔。

  (来源:引力播)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