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安区:当“烟火气”遇上“文化味” 千年古镇重现繁华盛景

2023年11月16日 10:14:30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真不错,各种袖珍小吃、地方特产、非遗老字号,让人食欲大开。”夜幕降临,市民王成带着家人一起走进刚开街的“河下夜市”。继“苏新消费·金秋惠购”购物节、“幸福满淮·安心消费”购物节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又启动“舌尖河下·旅游消费季”。一波接一波的烟火气夹杂着文化味升腾而起,十里朱旗两岸舟的繁华盛景在千年古镇重现。

  河下古镇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淮安古城保存最完好的历史街区,已列入京杭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古镇多为明清建筑,约占7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河下古镇在明清两代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之称。

  精心培育“业态”,不断升腾“烟火气”

  今年以来,为还原老淮安场景业态,重现千年古镇的繁华盛景,淮安区聚焦河下古镇特色美食街区建设,启动实施美食餐饮业提档升级工程,累计投入1.45亿元,对古镇餐饮布局进行重新优化,引进巴厘岛茶餐厅、莫见怪花园餐厅、博里全羊宴等近20家特色餐饮连锁品牌企业。同时,围绕促消费,连续推出主题活动,倾力打造淮安老字号、非遗美食产品和优质农产品展销区、袖珍小吃一条街、河下夜市街等消费层次更加丰富的美食片区,为千年古镇吸引人气、聚集流量。

  突出展示“文态”,不断彰显“文化味”

  河下古镇文化积淀深厚,吴承恩故居、沈坤状元府、梁红玉祠、吴鞠通中医馆……不胜枚举的文化遗存,为千年古镇增添了独特的历史魅力。今年以来,淮安区突出古镇保护与复兴,强化对老建筑、老街区的整体保护和活化利用,精心修缮各类文化遗存,重点建设蓝·数字文旅产业园、吴鞠通中医馆升级改造项目、闻思寺改造扩建工程、宴花楼、清溪园等一批文旅项目,引进万雅博物馆、上河下文化中心、明清阁、老虎灶茶馆等一批文旅产业,特别是以非遗为特色,打造了非遗小镇客厅、非遗一条街、博里农民画非遗文化展示中心等,提升了千年古镇文旅融合的品质。

  全力塑造“形态”,不断呈现“新风貌”

  在延续古镇格局与肌理、彰显厚重历史底蕴和丰富业态内涵的同时,淮安区围绕古镇形象提升,大力实施雨污改造工程、道路改造工程、屋面维修工程、绿化提升工程等,加固木结构建筑,改造公共厕所,开展美化亮化工作,千年古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进一步优化游客服务,增加休闲娱乐项目布局,不断提升河下古镇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目前,河下古镇正规划南片区建设,布局“二十四院”主题、业态。

  “我们将加快实现古镇南北融通、景观串联、水系畅通,培育出更多文旅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让游客玩得好、留得住、带得走,把河下片区打造成为古城复兴振兴、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淮安区委书记颜复说。

layer
快乐分享